">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紀志偉)“我們排個值班表,小區是大家的,孩子們的教育和安全問題,大家都該出些力。”近日,十堰經開區白浪街道中觀社區聯合社區下沉單位、東城國際小區物業、業委會和居民代表一起召開小區議事會,退休教師余立強主動請纓,擔任小區“四點半學校”教育托管志愿者。
針對小區中小學生下午放學托管問題,小區議事會上,中觀社區黨支部書記余琳面向小區的退休教師和大學畢業生,招募小區“四點半學校”教育托管志愿者,負責輔導學生學習,解決學生放學時間父母還未下班,孩子無人照看的問題。在余立強帶動下,小區另外兩名在家復習準備考研的大學畢業生加入到“四點半學校”教育托管志愿者隊伍。
小區居民的煩心事,成了社區黨支部、小區物業和業委會的心頭事。小區議事會的方式成為十堰經開區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成了黨員干部們聯系群眾的有效方式之一。把群眾關注關心的事解決好了,把老百姓的心捂熱了,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激情激發出來了,“共同締造”就落實到行動上了。
東城國際花園小區,是十堰經開區白浪街道中觀社區開發較早、規模較大的商住小區,現有居民1420戶、4359人,也是中觀社區最難管的小區,社區開展各項工作,居民們只考慮自己利益,參與度不高。
近年來,中觀社區圍繞全區推行的“五共”基層社會治理理念,通過推行“四四三三”工作機制,即由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成的“四級組織體系”,將黨的“神經末梢”延伸到居民家門口,由社區干部、社會組織、志愿者、熱心群眾組成的“四支服務隊伍”,不斷提升社區為民服務水平;由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構成的“三方共建機制”和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的“三單服務機制”,讓小區事務居民自己議,實現居民微心愿,做到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徹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逐步形成“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為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中觀社區在全市率先打造東城國際小區一站式社會服務“中心”,通過整合小區志愿者、退休教師、下沉黨員干部等多方力量,設置 “書潤讀吧、黨建長廊、花潤課堂、紅色放映廳、德潤夕陽室、溫潤之家、紅潤議事廳、紅色物業廳”共8個便民服務平臺,居民自發“輪班制”管理,常態化開展作業輔導、手工剪紙、音樂繪畫、周三故事會、周五放映日”等特色服務活動,逐步形成組織聯建、文明聯創、資源聯享、融合聯促和黨建服務多元化、活動載體創新化、黨員管理精細化的“四聯三化”社區治理樣板。
在“共同締造”的實踐中,群眾共建共治熱情普遍提高。中觀社區在東城國際小區推行樓棟黨小組自治共管試點,小區居民紛紛參與共管組織,認領共管區域和事項,主動參與小區事務管理、公共區域衛生管理、矛盾糾紛化解,不僅建言獻策,更是捐錢捐物、出人出力。通過建立健全居民評價體系,開展動態化評比,設置群眾意見收集欄、定期發放問卷,暢通民意反饋渠道,實現“小區搞得好不好,居民自己說了算”。同時,小區定期組織開展評比活動,通過“最美志愿者”“十星級文明戶”等,激發居民使命感、自豪感,讓居民更加積極投身建設小區、管理小區。
美好生活共同締造。如今,十堰經開區全區上下正掀起“共同締造”熱潮,東城國際小區的“五共”治理經驗正在全區各村、社區推廣和開展,在全區“共同締造”實踐中,干部群眾的心近了,群眾參與建設的熱情高了,美好生活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地實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