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楊劍鋒)近日,筆者從房縣尹吉甫鎮沈家灣村獲悉,該村堅持“共同締造”理念,強化黨建引領,創新工作舉措,實現了基層面貌、群眾精神面貌和集體經濟面貌“三提升”。
集群眾之智,找準共謀路徑
尹吉甫鎮沈家灣村地處尹吉甫鎮東部、東與保康縣接壤,全村面積9.8平方公里,人口279戶841人,是房縣第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
據了解,該村決策共謀,夯實“黨建+頭雁”治理根基。依托“村兩委”換屆,選優配強村干部,選出了“領頭雁”書記張從友,選出了務實擔當、干事創業的好班子。通過“黨建+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發展經濟主體,領辦年產近20噸詩雅純高粱白酒專業合作社,以“租金+薪金+股金(小額信貸)”方式帶動40余戶農戶實現增收5000元以上,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余萬元。
同時,以黨建引領資源統籌整合,深入挖掘鄉賢資源,打破城鄉、地域、行業、身份界限,吸引民營企業家、農村致富帶頭人、退休老干部、老黨員組建鄉賢理事會,下設矛盾調解服務隊、產業發展突擊隊和鄉風文明宣傳隊3支隊伍。
目前,沈家灣村鄉賢理事會共有成員20余名,在產業發展、矛盾化解、環境整治、民生保障、移風易俗等方面建言獻策50多條,參與化解矛盾糾紛20余件,鄉賢理事會成為全村發展的助推器。
此外,該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主線,構建"一名黨員、一名鄉賢、一組群眾"的網格化特色志愿服務體系,活用文化大禮堂、黨群教育中心、雷天明紀念廣場紅色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30余次,評選出孝老愛親、文明禮貌、移風易俗等先進典型9人,評選出家庭美德、重諾守信、誠實勞動等典型人物4人,百姓宣講員2名,以戶院會、村組會等形式開展百姓宣講20余場,有效制止紅白喜事、升學宴、謝師宴等10余起。
謀群眾之福,鍛造共建本領
據了解,沈家灣村按照黨員帶頭、能人帶動、全民參與的思路,以產業發展為支撐,締造幸福家園。立足“茶旅融合”發展實際,重點發展茶葉、艾葉、鄉村游,以“走出去看、請進來學”的方式,組織駐點領導、村干部、茶農、艾農、企業老板學習產業發展本領。
推行黨員包戶機制,每名黨員聯系5-10戶群眾,引導包戶群眾產業共發展、矛盾共調處、環境共整治、新風共創建。在黨員干部示范帶動和包聯幫扶下,引導本村群眾在鎮內工業園務工32人,流轉土地1200余畝,發展以艾草為主的中藥材300余畝。
該村探索能人回鄉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新模式,成立市場主體5家,撬動社會資本投資3800萬元,帶動全村群眾就業171人,實現群眾家門口就業增收。
退伍軍人張萬虎投資1600萬元創建詩雅茶旅、外嫁姑娘黨仕梅投資900萬元養殖千頭牲豬、創業能人張世兵投資800萬元打造吉莊田園、種養大戶葛邦林投資300萬元養殖秦巴黃牛、頭雁書記張從友投資200萬元興辦高粱酒廠,沈家灣“能人”鄉賢相繼反哺歸鄉,助力鄉村振興。
此外,該村通過流轉土地、投工投勞、資金入股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發展小艾園、小果園、小花園、小菜園、小養殖園、小作坊的“庭院經濟”增加收入。全村就業率達90%以上,新增市場主體24個,基本實現地里無閑田、家里無閑人、鄰里無閑事、農戶無返貧,人人有事干、戶戶有穩定收入。
用群眾之力,提升共管效能
據了解,尹吉甫鎮沈家灣堅持用村情共享換取群眾共管,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實現人人出力、人人盡力。經村民會議表決通過《沈家灣村村規民約》,建立紅黑榜,樹立先進榜樣,曝光反面典型,營造和諧氛圍。結合鄉村振興建設,將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風民俗等內容融入其中,搭建50余處村規民約、文明新風宣傳欄,打造18面彩繪文化墻、3個文化小廣場,引導廣大群眾共同遵守村規民約,共同參與文明創建。
村務公開實現陽光運行。切實落實“四議兩公開”和村級重大事務民主決策制度,通過召開黨員群眾代表會、群眾大會、戶院會等,讓黨員群眾對鄉村振興規劃、“三資”管理、農民建房、集體經濟發展、村務公開等村級“五件事”了然于胸。多措并舉打造“清廉村居”。著力發揮村級監察監督“前哨探頭”作用,配齊紀檢監察聯絡員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綜合運用村務公開欄、“村村響”廣播等,保障群眾的參與權、知悉權、監督權。結合自身實際,將清廉村居建設與清廉文化建設、清廉家庭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解群眾之憂,打造共享成果
該村通過開展“三官巡村”、義警巡邏、反詐宣傳等方式,積極打造平安村居,建立紅白理事會、鄉賢理事會等群眾組織,廣泛發動老黨員、群眾代表協助村“兩委”開展政策宣傳、矛盾糾紛化解,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實現了無安全事故、無電信詐騙案件、無刑事案件、無赴縣以上訪“四無目標”,全面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同時,該村以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下察解暖”“共同締造”實踐活動為契機,不斷加大民生領域資金投入,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大力推進民心工程。打造詩雅茶旅農特產品銷售平臺1個,修繕蓄水池4處,購買抽水泵2臺,完善標志系統33處,新建停車場2個,安裝景觀燈67盞,黑色化村莊主干道2.8公里,鋪設污水管網2公里,硬化農戶曬場32戶,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普惠于民,讓身邊小事溫暖民心。
以“五大專項行動”“清潔房縣”“小手拉大手”“巧婦潔家園”等活動為抓手,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破解“垃圾、水、路、綠、廁”等環境整治難題。拆除危舊土坯房9間270余平方米,改造村道旁高碑大墓4座,改造廁所110戶,持續實施每周一“大掃除日”20余次,通過開展“人居環境評比”,選樹示范院落6戶,廣泛發動黨員干部和群眾參與環境衛生整治,戶戶掃干凈、碼整齊、比整潔,形成了“不當旁人、不當閑人、爭當主人”的良好氛圍,僻壤變樂園、家園變公園,文明新風蔚然成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