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肖光東 龔麗)9月21日,在鄖陽區柳陂鎮高嶺村,村民的菜地生機盎然,一條條供水管噴灑出均勻的水霧滋潤著菜地,小青菜喝飽了水破土而出長勢喜人。
在南化塘鎮滔河灌區區域,連片金燦燦的稻田剛剛順利完成收割,一渠清水潺潺不息地灌溉著田野。南化塘鎮西河村村民告訴筆者,“沒有做節水灌渠前,我們這只能看天種地,水渠做好后,我們這旱能灌,澇能排,盡管今年鄖陽區長期不下雨,但我們今年的農作物也還是長得好。”
農業生產,關鍵在水。據了解,近年來,鄖陽區以促農業高產穩產、農民增收為抓手,著力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相繼實施東大堰灌區、柳陂泵站、滔河灌區節水改造等工程,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了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力強、旱澇保收。
目前,經過近幾年項目建設,鄖陽全區農業灌溉體系日益完善,柳陂、青曲、南化、安陽等鄉鎮的農業生產不再“看天種地”,蔬菜、水果、糧油產量大幅增長,成了農民增收的“穩定器”。鄖陽區水利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完成了滔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項目累計中央及區級配套投資7000余萬元。“十四五”以來,積極謀劃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目前已完成江北灌區、江南灌區、東大堰灌區立項建議報告編制及項目申報工作。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加大區級配套資金籌措力度,力爭在“十四五”期間陸續完成江北、東大堰、江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水利基礎設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