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汪潔瓊、戴妙)稻花香里說豐年、場院會上謀發展、村規民約淳鄉風……10月24日,走進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一張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和美畫卷徐徐展開。
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張灣區黃龍鎮以鄉村振興統攬全局,深入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凝聚建設“五美”黃龍的強大合力。
鄉風純美人心齊
“以前每個月的人情往來不得了,經濟壓力大。現在辦酒席的人少了,不僅節約錢,鄰里關系也更和諧了。”前不久,黃龍鎮雙豐村召開場院會,干群共同參與表決,完善落實紅白理事會制度,村民拍手叫好。
雙豐村是南水北調移民新村,人員繁雜,加之處于城鄉接合部,在基層治理上頗有難度。為此,該村積極發揮村民力量,通過召開場院會等形式,引導村民對村級事務共商共謀。
為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黃龍鎮以思想轉變為前提,以德治為導向,以法治為保障,積極拓展干群交流渠道,搭建群眾溝通平臺,引導群眾共謀共建鄉風文明。大力推廣“六民”工作法等經驗做法,探索成立村民協商議事會,依托“三事三辦”工作機制,充分調動黨員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和商議的積極性。通過召開場院會等形式,廣泛征求民意,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紅十條”,用“村民的話”管“村民的事”,形成良好民風、淳美鄉風。
產業豐美日子旺
割水稻、打谷子、挖紅薯……秋日的大地,奏響豐收的交響,來自鄖陽中學的100余名學生走進黃龍鎮回龍村,參與農事體驗,開展研學活動,感受勞動的快樂、豐收的喜悅。
為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建設質效,讓建設成果既滿足規劃需要,又符合群眾期盼,回龍村村黨支部經常組織召開場院會,積極宣傳發動村民融入產業發展、主動參與建設。通過政府支持、能人帶動、群策群力,如今,該村建成了百畝荷塘、百畝向日葵園、稻香研學基地,打造了集觀光、旅游、研學于一體的現代化鄉村農文旅綜合體驗項目,成為張灣區鄉村振興示范村。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黃龍鎮匯聚政府、社會、群眾三方力量,通過加強要素保障,社會提供專項服務,群眾自愿投資投勞,干群一心壯大致富產業。堅持民事民籌,各村(社區)通過鄉賢理事會等組織,充分挖掘現有資金、技術、人脈等優勢,發動群眾籌資籌勞,助推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群眾事群眾自己籌錢辦。此外,還堅持民事民辦,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致富產業,政府做好引導服務工作。聚焦建設意愿共同征集、建設內容共同商議、建設方案共同研究、建設過程共同參與、建設效果共同評議,實現全民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讓群眾在鄉村建設中由“配角”變為“主角”。
宜居環境美家園
遠眺,干凈澄澈的堵河水靜靜流淌、秀麗的山巒逐漸染上多彩的顏色;近觀,主次干道干凈整潔,房前屋后整齊劃一……
時下,走進黃龍鎮,處處都能感受到美麗鄉村的濃郁氣息。近年來,黃龍鎮狠抓農村環境整治,在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對村莊風貌進行管控,“掃干凈、擺整齊、講秩序”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擦亮了鄉村振興最美底色。
據了解,該鎮探索建立村民主體、多方參與、責任明確、分工協作的共同管理機制,共建環境秀麗的美好家園。夯實村級治理體系,深化“1包20戶”網格化管理制度,壓實網格工作職責,優化調整網格管理隊伍,構建黨支部+黨小組+網格員的三級組織體系,共建潔美家園。建立健全“支部主導、村民主體、公開透明、責任明確、分工協作”的共同管理機制,按照支部發動、黨員帶頭、能人帶動、群眾參與的思路,充分發揮黨員先進性和群眾主動性,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社會和美百事順
曾經,基礎設施落后、集體經濟薄弱、干群關系復雜,在全鎮綜合目標考核中排名連年靠后;如今,不僅榮獲全省美麗鄉村試點村稱號,還在近兩年全鎮綜合目標考核中連續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黃龍鎮朱莊村,是如何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從“后進村”變成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先進村”?
“在鄉村治理中,我們堅持決策共謀,積極發揮村民力量,用自治化解紛爭、用德治成風化人,充分調動黨員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積極性。”朱莊村黨支部書記劉翔介紹。
鄉村怎么建,群眾說了算;效果好不好,大家來評判。黃龍鎮建立事先明確標準,事中組織評比,事后“憑分兌物”的共評機制,確保民意反映渠道暢通、治理效果群眾滿意。圍繞鄉村建設效果,定期組織黨員群眾到項目一線查看,通過場院會、小組會等形式聽取村民意見建議,不斷改進優化。由村(社區)“兩委”同村(居)民議事會商議制定家風環境評比標準,建立季度評比制度,由各組推選代表成立評比小組,進行量化打分,公示評比結果,總結共性問題。此外,各村(社區)結合實際優化調整《愛心超市積分評比管理辦法》,對在家風環境評比以及參加環境整治、鄉風文明、集體活動等方面表現優秀的村民,按照積分規則進行積分并兌換物品,激勵大家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共建和美家園。
成果共享 生活甜美人安樂
鄉風文明人心思齊、產業發展生機勃勃、生態家園宜居宜業……黃龍鎮日新月異的變化,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長期以來,黃龍鎮堅持發展依靠群眾,發展為了群眾,切實增強廣大群眾在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整治、基層治理中的獲得感。結合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堅持精簡、規范、便民、高效原則,切實減輕村(社區)工作負擔,提升為民服務質量。黃龍鎮結合西部田園綜合體建設,發揮資源優勢,整合產業資金,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群眾主動參與產業發展,構建戶戶有利益聯結的成果共享機制,讓群眾在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黃龍鎮立足新發展階段,搶抓發展機遇,為鄉村振興蓄能量、增動能、強后勁,從住房、養老、環境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情著手,千方百計爭取項目,不斷提升基礎配套設施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下一步,黃龍鎮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群眾參與的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五共”模式,為鄉村振興賦能強基、為群眾幸福生活錦上添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