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玉超)10月25日,筆者從十堰市茅箭區大川鎮獲悉,該鎮大川村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實現村容村貌大提升、群眾生活大提質,先后被評為省級文明村、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村(社區)十面紅旗等榮譽稱號。

茅箭區大川鎮。通訊員供圖
決策共謀,小交流”催生“大變化”
據了解,該鎮村干部組織黨員群眾、村民代表、種養大戶、駐村工作隊開展“庭院夜話”活動,結合現有政策,吸收村民群眾對村級發展建設的“金點子”,召開院子會10余場,設立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產業發展等實事“微項目”3個。
同時,利用“村支部——小組長——黨員中心戶——群眾”的聯戶服務機制,組織8戶黨員中心戶開展“群眾家訪”“家庭座談”等活動,宣傳和解讀“五共”理念10余次,對村級建設中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的及時溝通交流和化解。
該鎮還通過院子會、入戶訪查等方式,解決屋場改造、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等方面17條群眾身邊的實事小事,得到福源小區村民和村內養殖戶的高度認可。
發展共建,“小產業”帶動“大發展”
據了解,茅箭區大川鎮大川村全面推行“村兩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構建群眾分紅與產業收益聯結鏈條,激發群眾投身產業發展的熱情,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新建香菇大棚18個,種植袋料香菇15萬筒、桃園50畝,農戶種植獼猴桃100畝、養殖土豬230頭、土雞1540只、養蜂422箱。投資45萬元建設中藥材加工車間,村集體年收入可增加10萬元,輻射帶動10戶脫貧戶增收,22戶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同時,錨定村莊多產業融合發展,與市場主體多次協商,反復溝通,最終確定“農業+康養+文旅+休閑”發展思路,招商引資建設鳳鳴山生態文化旅游居養度假公園項目,總投資20億元,占地面積3800余畝,打造集休閑、旅游、文化、科創、居養“五位一體”的特色“文旅雙鏈”的生態示范綜合體。多方籌資建設大川美麗城鎮項目,推動集鎮面貌與人居環境提檔升級,群眾鼓起“錢袋子”。
該鎮以共同打響“大川嫂子豆腐宴”等特色旅游品牌為載體,聽取傳統老工藝師傅的意見建議,共建豆腐加工坊,召集村內一批“豆腐匠人”暢談傳統工藝,精心設計泡豆、打漿、濾漿、蒸煮、入模、擠壓、翻板、切塊等工序,豆腐腦、柴火豆腐、精品豆花、鮮榨豆漿等產品多樣化涌現,預計群眾年均增收6萬余元,“政府搭平臺、群眾出技術”的效應得到最大釋放。
建設共管,“小舉措”撬動“大治理”
據了解,十堰市茅箭區大川鎮組織黨員戶帶頭維護家園勞動成果,在福源小區和嘉慶橋小區自發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和鄉村綠化、美化、亮化活動8次。黨員戶當好“專職清潔員”,主動認領小區廣場、樹木花卉等公共區域清潔管護責任,感染帶動更多村民觀念轉變,由“旁觀的你”轉變為“行動的我”。
在環境衛生、產業發展、鄰里關系等方面定積分、評積分、用積分,將群眾心中所感、眼中所見轉化為具體分值,豐富愛心超市兌獎禮品,村民憑積分兌換糧、油、洗漱用品等物資獎勵,建立積分“紅黑榜”,營造高分光榮、低分臉紅,戶戶掙高分、人人爭先進的良好氛圍,現已累計兌換獎品20余人次。
同時,大川村落實“中心戶長”制度,構建“村黨支部—網格員—小網格(院落)—村民”+“特色志愿服務隊伍”的網格微治理體系,劃分小網格(院落)8個,選定中心戶長8名,網格員5名,圍繞政策宣傳、技能指導、環境整治、安全生產等,累計開展志愿服務“志愿服務共建美麗家園”“慶中秋-情至福利院”等群眾互動活動200余次,群眾參與村莊建設積極性顯著提高,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圍逐漸形成。
效果共評,“小資源”促進“大和諧”
據了解,茅箭區大川鎮動員鄉賢人士、企業家等踴躍集資10萬余元,支持援建村級社會治理中心,全力做優糾紛調解、信訪接待、法律服務等6項“暖心服務”,讓群眾坐得住、滿意走。
發揮人熟、事熟、情況熟優勢,依托“一村一警”載體,在治安志愿者、村民代表、村干部中組建一支11人的基層經驗豐富、調解能力突出的村組義務巡邏隊,織牢群防群治的“安全防護網”。組織村民志愿者、黨員中心戶、群眾代表、五老鄉賢等群體,成立調解委員會,協助調處村民群眾瑣事糾紛20余件,真正實現“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
組織法律顧問開展法制宣傳,開展“法律服務進村組、學好法律為自身”活動,通過走村入戶、法律課堂、發放法律咨詢聯系卡等方式,為村民群眾提供各類咨詢服務60余次,引導村民群眾以合理合法途徑參與到訴求表達和村級事務管理中來。
成果共享,“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據了解,茅箭區大川鎮匯聚村民理事會成員、中心戶長、村民志愿者、留守婦女兒童等力量,成立村莊清潔共管服務隊,村民分工協作、有序組織,主動開展“小手拉大手”“村莊清潔日”“美麗庭院”創建等活動,村民群眾當起“河管家”、“道路長”,逐戶認領綠地、植被,大川村一組和三組村組道路旁、農戶庭院綠植及花卉漸成規模,共享“花園村落”的發展成果。
牽線駐村工作隊、包聯單位參與鄉村產業振興,定期聯合個體農戶、市場主體共同舉辦農副產品銷售會,帶動村民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大川村探索產銷對接新模式,引導村民群眾推出一系列產銷對路的農副產品,建立“訂單式銷售”,幫助農戶銷售3000多斤土豬肉、1200斤黃酒、1000斤香菇等農副產品,營收總額19萬余元,拓寬村民們的致富渠道,切實解決了產品滯銷問題。
此外,該鎮還開展“講道德、明是非、守紀律”等活動,選評出“身邊好人”10人、“好兒媳”3人、“最美家庭”2戶、“清廉家庭”2戶;修繕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利用青少年活動中心、集鎮廣場等文化陣地,深入開展文化、科技、教育進村等各類活動20場次;黨員群眾開展文明城市創建、疫情防控、禁毒禁賭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200余次,以點帶面匯聚傳播積極能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