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汪晨)春風拂綠,萬象更新。三月的鄖西,蒼山吐翠,碧水泛波,放眼四顧,滿眼皆是怡人的“生態綠”。
近日,十堰市鄖西縣組織干部群眾、志愿者一起開展了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現場大家揮鍬挖坑、扶正樹苗、填土夯苗、拎桶澆水,合力種下石楠、欒樹、紅梅、櫻花、木槿、紫薇等苗木1000余株。原本空曠的荒地披上了嶄新的綠裝,一株株樹苗昂然挺立,展現出蓬勃生機。

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通訊員供圖
據了解,三月以來,鄖西縣各鄉鎮、縣級各部門、學校、醫院、企業等紛紛響應號召,從城鎮到鄉村,從路邊到河畔,種下株株樹苗,播下片片新綠,在全縣掀起新一輪造林綠化熱潮。今春以來,該縣已落實造林地塊1.6萬畝,義務植樹40萬株。
近年來,鄖西縣大力發展植樹造林,不斷增加綠化面積,引導和鼓勵群眾通過植樹增收,激發綠色潛能。近五年全縣累計植樹造林23萬余畝,森林面積350萬畝,覆蓋率達到67.12%,全縣環境空氣優良率達到96%。
綠水青山帶來“金山銀山”。在鄖西縣六郎鄉兩岔河村蘇家山,村民們正忙著搬樹苗、除嫩梢、栽植、澆水定根、插棍定桿、覆膜、涂白除蟲,一派忙碌景象。
“今春我們又種植油橄欖400畝,截至目前已完成油橄欖種植1200畝,現在的蘇家山再也不是過去那座荒山了。”鄖西縣六郎鄉兩岔河村書記杜林自豪地介紹道。
六郎鄉是該縣木本油料種植示范基地,全鄉累計種植面積已達3000畝,預計三年后可實現大面積掛果,屆時可實現產量300余噸,產值400余萬元,帶動2000余農戶實現增收。
播下一片綠,帶富一方人。鄖西縣將木本油料等林特產業納入生態建設產業鏈,探索“林業+”模式,在香口鄉、景陽鄉、湖北口回族鄉等鄉鎮建成10萬余畝核桃基地,在店子鎮、羊尾鎮、夾河鎮等鄉鎮建成4萬余畝山桐子基地……木本油料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目前,鄖西縣的木本油料規模化種植面積已經超過21.75萬畝,木本油料種植企業(合作社)63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2022年實現林業產值35.6億元,一大批農民走上了“綠色致富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