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林瑞)人勤春來早,功到秋華實。近日,十堰市房縣窯淮鎮陳家鋪村的黃精種植共富示范基地里人頭攢動,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黨支部書記正在積極組織大家發展林下經濟——種植中藥材黃精。

村民種植中藥材黃精。通訊員 供圖
黃精是一種多年生藥用植物,具有補脾、潤肺生津的功效。而且黃精市場需求量較大,在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方面有很大的經濟價值和生態效益,種植前景十分廣闊。“今年我們村響應林下經濟,布局中藥材種植1000余畝,利用地理優勢,盤活了土地資源,拓寬了村民收入渠道,豐富和優化了產業結構,有效的帶動群眾致富增收。”村黨支部書記林云東介紹道。
窯淮鎮陳家鋪村位于房縣西部,土壤肥沃,氣候濕潤,森林覆蓋率高,在中藥材種植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近年來,經鎮村干部多次實地調研謀劃,為讓閑置土地變廢為寶,發揮經濟效益,在縣林業部門的指導下,該村調整產業結構,嚴守耕地紅線,率先探索開展林下套種黃精經濟發展模式,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方面實現了共贏。
“每一株的間距要保持在20公分左右,打窩的時候,不能隔得太緊了,掏溝的時候,盡量深一點。”為推動該村規范、有效黃精種植,該鎮農技站、林業站專業技術人員深入林間現場授課,力促產業落得下,產得出,有效益。
截至目前,陳家鋪村有效帶動60余戶村民加入黃精種植,已栽種種苗18萬株,第二階段將繼續栽種10萬株,建設林下種植基地1000余畝,建成后該基地在第二年開始收益,按當前市場估算,每畝可收干貨75公斤,畝均收益6500元以上,擬實現產值可達700余萬元,預期收入前景喜人。
近年來,窯淮鎮陳家鋪村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引進企業、成立專業合作社等方式,從人力物力勞動力等方面著手,破解村集體經濟積累難題,增強自我造血功能,讓村民實現就近就便就業,迎來陳家鋪村的“黃精時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