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余琳琳、胡正偉)近年來,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矛盾糾紛化解“前端、中端、末端”精準發力,立足于早,立足于打好主動仗,化解矛盾從源頭抓起,把問題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基層,不斷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全面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人員不上行的治理格局,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取得全面進步。
據了解,該鎮切實用好“1包20戶”網格管理,做細網格早排查。全鎮科學劃分網格221個,進一步扎緊織密矛盾排查的第一道“篩網”,大力吸附化解全鎮各類矛盾糾紛,變矛盾始發站為終點站,切實提高矛盾糾紛化解率。規范流程管理,緊緊依托信息排查、收集、上報、分辦、督辦、反饋、回訪七個關鍵環節,切實形成閉環管理系統,打通治理服務“最后一百米”,真正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2022年共通過網格排查矛盾225起,化解255起,化解率100%。
同時,該鎮依托政法系統各單位和轄區各村(社區),每周匯總社會面矛盾信息,定期集中研判風險隱患,從派出所上報的警情、法庭上報案件受理情況、村(社區)上報的矛盾糾紛中構建多元化、多途徑的矛盾排查網,確保全鎮矛盾糾紛排查工作橫向倒邊、縱向到角、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確保各類矛盾第一時間觸網、第一時間上報。
筆者了解到,黃龍鎮社會治理中心2021年開始建設并投入使用后,該鎮將司法、律師等調處力量全部納入集中辦公,全力打造喻劍鋒個人調解室影響力,積極構建“訪調對接”、“訴調對接”、“公調對接”三維一體的調處模式。每周安排律師陪訪,參與信訪案件化解,暢通信訪矛盾調解通道;積極與黃龍法庭對接,切實做好訴前調解和訴中調解;深入與黃龍派出所聯動,通過隨警調解、現場調解、坐班調解、聯合調解,對民事糾紛、輕微治安案件實現就地化解;有效防止了矛盾糾紛因調處不及時轉化為信訪矛盾、訴訟案件的問題。
此外,該鎮堅持利民為民惠民的工作理念,著力深化公共法律服務,依托鎮社會治理中心構建了集“咨詢、聯絡、代理、代辦”于一體的法律援助服務聯系平臺,全力打造只找一處、只找一人、只進一門的法律援助體系,向社會公開發布法律援助律師電話,深入開展法律援助進村入戶活動,讓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走到群眾身邊,把便利帶給群眾、讓人民得到實惠。
同時,該鎮依托社會治理E平臺、黃龍大壩泄洪預警監測系統、堵河禁漁禁捕管理系統等信息化、智慧化設備,全面監控預警社會面安全風險。大力建設“微視頻”,積極借助公安系統勤指情輿系統,實施“聯合感知、聯合研判、聯合處置、聯合評估”的工作機制,強化重點時期人員管控和安保維穩工作,著力發揮信息化預警作用。在轄區基礎較好的村、社區開展智慧村、社區建設提質增效工作,圍繞社會治理創新、大數據建設、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將共享理念和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運用于社會治安治理實踐,全面提升轄區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鞏固提升基礎社會治理水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