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梁桂運、顧朝君)當丹江好水沖泡武當綠茶,當新興技術(5G)融入傳統茶道,當鄉村孩子遇上全國名師,當漫山茶香飄進城市課堂……在這個春天,會演繹什么樣的精彩故事?日前,在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土關埡鎮小學,全國第一堂基于5G移動通信技術應用的“綠茶采制與茶藝”勞動專遞課給出了答案。
3月30-31日,由湖北省通信管理局、湖北省教育廳聯合主辦,湖北聯通承辦的湖北省教育數字化轉型暨5G應用現場會在十堰市召開。來自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湖北省通信管理局、湖北省教育廳、全省各市、區縣分管教育信息化的領導、專家300余人,通過現場和線上兩種方式,觀摩了由中國聯通提供網絡和技術支持的全國第一堂基于5G移動通信技術應用的“綠茶采制與茶藝”勞動專遞課。
在丹江口市土關埡小學會場的5G+專遞課堂上,土關埡鎮小學、土關埡湯灣教學點、十堰市柳林小學、武當山茶園勞動現場、制茶車間炒茶現場,五個地方的師生同上了全國第一堂基于5G移動通信技術應用的“綠茶采制與茶藝”勞動課。課程立足于十堰市“武當山好茶、丹江口好水”資源,在傳統的清明節前,將“茶園采茶、車間炒茶、課堂茶藝”三個環節,通過中國聯通5G網絡技術,以現場高清直播互動的方式融入到勞動課程,孩子們在親身實踐中,歷經“茶農”到“茶藝師”的轉型升級,領悟“和、靜、怡、真”的文化精髓,“以茶培德,以茶育人”,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立德樹人、教學改革相結合,在推進鄉村振興中貢獻著教育的力量。
近年來,十堰市大力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結合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三個課堂”建設,利用5G、互聯網、VR等新興技術,構建新型教聯體生態圈,為教育賦能。以丹江口市為例,自2018年開始,由中國聯通承建的專遞課堂主講教室已經達到16間,聽講教室27間,覆蓋全市13個鄉鎮區,解決了偏遠山區“開不齊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2021年建成“丹江口市名師聯教中心”更是將全市名師優質課開到了偏遠教學點。
專遞課堂打破時空限制,讓城鄉中小學常態化“同上一堂課”,實現共同備課、共同教研、互動交流,建起聯盟學校的教育發展共同體,極大地激發師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縮小區域、城鄉、學校之間教育質量差距。目前,全市小學“5G+專遞課堂”常態化應用生態已基本形成,真正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