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梁桂運、顧朝君)3月30日-31日,由湖北省通信管理局、湖北省教育廳聯合主辦,湖北聯通承辦的湖北省教育數字化轉型暨5G應用現場會在十堰市召開。大會旨在響應世界數字教育發展合作倡議,推動教育組織形式、管理模式、學習方式的變革與創新,共創數字化教育美好未來。來自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湖北省通信管理局、湖北省教育廳、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十堰市人民政府、湖北省通信運營商及全省各市、區縣分管教育信息化的領導、專家300余人參加會議。

湖北省教育數字化轉型暨5G應用現場會現場。通訊員 供圖

湖北省教育數字化轉型暨5G應用現場會現場。通訊員 供圖
3月30日下午,與會代表通過現場和線上兩種方式,觀摩了由中國聯通提供網絡和技術支持的“5G+專遞課堂”和“5G+名師課堂”兩個教聯體技術應用場景。

5G+專遞課堂。通訊員 供圖
在丹江口市土關埡小學會場的5G+專遞課堂上,土關埡鎮小學、土關埡湯灣教學、十堰市柳林小學、武當山茶園勞動現場、制茶車間炒茶現場,在五個地點同上了全國第一堂基于5G移動通信技術應用的“綠茶采制與茶藝”勞動課。課程立足于十堰市“武當山好茶、丹江口好水”資源,借助5G移動通信技術的“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優勢,實現視頻輕量化直播、云化導播,讓室內室外、線上線下多個地方的學生常態化同上一堂課成為現實。課程立足本地特色茶產業,在春茶上市的時節,把“茶葉的采摘、炒制和茶藝”三個重要環節設計到一堂勞動課中,讓學生在一堂課上體驗到采茶勞動的艱辛、學習到炒茶技藝的精湛和感受到茶藝文化的深厚。孩子們在親身實踐中,歷經“茶農”到“茶藝師”的轉型升級,領悟“和、靜、怡、真”的文化精髓,“以茶培德,以茶育人”,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立德樹人、教學改革相結合,在推進鄉村振興中貢獻著教育的力量。
在5G+名師課堂上,荊楚好老師蔡明鏡,正在為四年級的學生上一堂“放飛想象入童詩”的兒童詩歌創作課。該堂課正常態化通過聯通5G網絡,以互動直播的方式被身處不同地方的上百名老師在線聆聽觀摩。不同的是,本節課通過實時遠程音視頻互動融合紙筆智慧課堂應用,學生們創編的一首首詩實時呈現在所有教研人員的網絡終端上;30分鐘的課程結束后,身處十堰、武漢、丹江口等地的老師、教研員、專家,在線上對課程進行深入研討和交流。“‘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教研模式,不僅可以讓我的學生跨時空享受到全國的優質教學資源,也為像我這樣的偏遠山區老師的數字素養提升插上了翅膀,老師飛得更高,才能帶著我的孩子們飛得更遠”,在接受采訪時,蔡老師高興的說。

網絡課程中學生們正在進行VR實驗。通訊員 供圖
3月31日上午,在大會的十堰主會場,與會代表實時在線觀摩了一堂基于5G全息與VR實驗教學下網絡課程。位于武漢楚才中學的阮芬芬老師和位于十堰的全文娟老師共同開啟《關于“爆炸”的那些事兒》公開課,課程實現了異地互動,超越了時間和空間,具有很強的現場感。同時通過5G+VR實驗教學環境,運用虛擬實驗資源,實現了安全無污染地體驗化學原料點燃爆炸場景,令所有孩子們興奮不已。
在線觀摩后,來自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地質大學、華為、烽火通信及各通信運營商的專家、學者圍繞教育數字化轉型及5G在智慧教育場景的應用等話題分享真知灼見。此外,會議現場通過“電子大屏+實物+人機交互”等方式,展示了具有前瞻性、時代性、創新性的數字化教學裝備和應用解決方案,充分展現“技術賦能教育,教育點亮未來”的教學新理念。
本次會議將為湖北省加快未來教育創新、教育整體智治、學校高品質發展、教育教學變革等工作提供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為國家教育數字化改革注入新活力。“我們將以此大會為契機,在數字教育建設中先行先試、領跑領先,爭取為全省乃至全國貢獻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十堰經驗。”十堰市教育局負責人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