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寧啟平、洪俊)筆者4月25日從十堰市鄖西縣獲悉,近年來,該縣立足破解人員居住分散、基層診療不優、資源分布不均等現實問題,積極探索創新就醫模式,充分發揮醫共體作用,建立心電“一張網”,暢通救“心”高速路,實現了“鄉村檢查、縣級診斷、結果互認”,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優化資源,擴大“救治圈”。鄖西縣衛健局整合縣直醫療機構優質心電診斷醫療資源,由該縣人民醫院牽頭建設“鄖西縣心電遠程診斷中心”,全縣18個鄉鎮(場、區)衛生院入網,建成了縣鄉心電“一張網”。鄉鎮(場、區)衛生院做心電圖,將心電圖資料上傳到“心電遠程診斷中心”,中心工作人員24小時在線診斷,30分鐘內簽發診斷報告,出現心電圖危急值立即電話告知,指導基層診療、轉診,為胸痛患者贏得救治時間。
加大投入,延伸“救治鏈”。近年來,農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逐漸增多,早診斷成為農村心血管疾病有效救治的“瓶頸”。為破解這一難題,2023年縣衛健局再次整合資金200余萬元,改造升級“鄖西縣心電遠程診斷中心”,在村衛生室、民營醫院安裝心電遠程診斷終端,將心電遠程診斷延伸到5家民營醫療機構和103家村衛生室。縣域內心血管疾病“救治鏈”由縣延伸到了村(社區),讓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的診療服務,為打造農村30分鐘急救圈提供堅實基礎。
強化培訓,提高“救治力”。為提高鄉村醫療機構心電診斷能力,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質效,該縣采取現場示教與理論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基層衛生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組織18個鄉鎮(場、區)衛生院、5個民營醫療機構心電圖室工作人員和103個村衛生室村醫,開展心電圖檢查的臨床意義及危急值心電圖識別、遠程心電信息系統操作流程、心電圖規范操作要領及注意事項等專業培訓,現場演示心電圖規范操作,提高基層對急性心血管疾病識別能力,規范心電圖操作,統一遠程心電操作流程,實現縣鄉村心電診斷同質化、標準化。
截至目前,鄖西縣已經建立129個醫療機構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監測點”和“救治點”,形成縣鄉村橫向連接、公立與民營縱向互通的立體心電“一張網”,打通了基層急救壁壘,暢通了救“心”高速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