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顧珊、牟槲、胡書來)筆者5月10日從丹江口市獲悉,今年以來,該市深入推進實施能力作風建設工作,把解決問題、促進發展作為硬標準、硬指標,以思想破冰促“求實”,以能力精進促“務實”,以優良作風促“落實”,有效助推“五一”全域旅游經濟出彩迎“滿堂紅”。
今年一季度,丹江口市共接待游客204.96萬人次,同比增長5.7%,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69億元,同比增長6.49%;旅游市場快速回暖。“五一”假期,成功舉辦“夜游漢江·浪漫之旅”系列文旅活動,初步統計“五一”假期累計吸引50余萬人次,眾多游客不遠千里而來觀賞打卡。滔滔漢江水,奇秀武當山,聞名遐邇的水利工程,如鏡般的丹江口水庫,如夢如幻的音樂燈光秀……“中國水都”丹江口市,風景這邊獨好。

音樂燈光秀。通訊員 供圖
深耕文旅融合 擦亮文旅亮麗名片
丹江口水庫入選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推出10條長江主題國家級旅游線路之長江安瀾見證之旅。2022年,丹江口市入選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位居全省上榜縣(市)首位。太極峽森林康養基地入選國家級試點建設基地。官山鎮呂家河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駱馬溝村被評為“湖北旅游名村”,武當大明峰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14家。
丹江口市高度重視對區域特色歷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利用,形成了以武當文化、滄浪文化、漢水文化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圍繞發展全域旅游,丹江口市實施“一鎮一品”、“一村一韻”差異化、特色化和個性化發展戰略,出臺丹江口“引客入丹”旅游獎勵暫行辦法,推進文旅、農旅、康旅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全國知名文化康養旅游目的地。研發“丹江口印象”農創、文創系列產品67套,以創意產品助力農旅、文旅融合。習家店鎮杏花村農旅游、蒿坪鎮鄉村燒烤音樂節、農夫山泉丹江口工業旅游景區、白楊坪林區珍珠巖村、三官殿辦事處潘家巖村、中國最美山水公路等景點成為網紅打卡點,火爆全網。文化、生態資源優勢正加速轉化為丹江口市區域文旅經濟發展優勢。
加強文旅對外宣傳 講述多彩丹江故事
節前強化宣傳造勢,丹江口市赴武漢、西安、北京、香港開展文旅推介,并組織參加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游博覽會,為假日旅游提前造勢。節中宣傳鼓勁造勢,CCTV-2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直播聚焦丹江口,時長三分鐘現場直播“夜游漢江·浪漫之旅”,各市直單位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載體開展創意宣傳推介,帶動線上網友和線下游客關注丹江景區、了解丹江文化、走進丹江旅游。
新型業態不斷涌現 文旅產業加快融合
隨著文化產業持續轉型升級,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斷滿足人們日趨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水都不夜城文旅項目。通訊員 供圖
坐落于丹江口水庫畔的水都不夜城文旅項目,以均州碼頭為載體,在其附近街區打造出均州不夜城。該街區街道長270米,沿途設置12個演藝舞臺,7處娛樂設施,9處就餐區……“水都花月夜”文旅項目從設計到投用僅僅歷時13天。丹江口大壩燈光秀“五一”驚艷亮相,從丹江口大壩往漢江下游5.5公里路段,6000多臺(套)燈光設備交替點亮,高80多米的“滄浪之光”觀光高塔點亮江面,夜幕里,雄偉的國之重器丹江大壩華燈四射,聲光電的多種變化模式讓漢江兩岸流光溢彩,如夢如幻。丹江口大壩燈光秀、金龍巡江、水都不夜城、滄浪之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等等文旅項目拉長了丹江口市旅游產業閉環鏈條,豐富了文旅業態,給廣大游客不斷帶來新鮮的旅游體驗。
堅守崗位盡職盡責 保障假期平安有序
為做好“五一”假期服務保障工作,丹江口市提前謀劃、提前安排,召開專門會議,專題部署“五一”假期安全生產和假日市場工作。各職能單位制定《文化和旅游行業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關于2023年五一假期報送有關情況的通知》等,發布《丹江口市“五一”假期免費停車倡議書》《“五一”假期文明旅游倡議書》等,提醒游客文明出游、安全出行。開展文明引導和暖客服務行動,文旅、衛健、公安、交通、市場監管、應急、融媒體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聯合執法等協作機制,通過水都網、水都文旅、“智慧短信”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各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官方網站、微信微博等,提前發布天氣信息、門票預約、人員限流等溫馨提示?!拔逡弧奔倨谌泄灿?1支志愿服務隊伍,1200名志愿者身著“紅馬甲”,開展旅游咨詢、停車指引、文明勸導、環境衛生、安全勸導、應急處置等志愿服務,累積共服務游客10萬余人次。公安部門在夜市區域實行輕違免處罰等“柔性執法”措施、市融媒體中心提前介入,主動作為,集中宣傳推介丹江文旅,各景區志愿服務全時段在崗等,正是廣大黨員干部提能力,轉作風用心用情的舉措為廣大游客營造了舒適的旅游環境,讓游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不僅擦亮了丹江文旅金字招牌,還獲得了文旅經濟“大復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