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偉、黃昭軍)近日,在十堰市2023年教育資助工作現場會上,竹溪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會上作了《關注縣外就讀 助力鄉村振興》的交流發言,獲得與會人員一致好評。

教育資助工作現場會。通訊員 供圖
竹溪戶籍在縣外就讀的貧困學生分散廣泛、流動性強、占比較大,是學生資助工作中的難點。近年來,竹溪縣圍繞縣外學生資助難的問題,凝聚各方力量,創新方式方法,在精準核查信息、精準落實資助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較好成效。
形成一套完整機制。先后出臺和健全全員普查防返貧制度、資助政策動態調整制度、動態監測防返貧制度、學生資助包聯工作制度、定期培訓制度、督導考評制度等,形成完整的宣傳發動、監測排查、政策落實、督導考評制度體系。
建立一個比對臺賬。每年春秋季,以縣鄉村振興部門防返貧監測系統數據為依據,進行初步篩選,建立原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困難戶等家庭學生數據庫。同時,借助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再與民政、殘聯、學籍等系統數據進行比對,建立縣外就讀學生臺賬,為全員普查和精準核查打好基礎。
做好一次全員普查。針對縣外人員存在空掛、失聯、流動和聯系方式變化頻繁等特點,縣委、縣政府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全員普查防返貧”活動,組織縣、鎮、村干部,開展全域走訪、全員普查。在此基礎上,縣教育局結合縣內外學生資助臺賬,每年春秋開學季,組織教師開展學生資助排查專項行動,全面核實掌握在縣外就讀學生所在地、學校、年級等準確信息。
落實一份包保責任。對學生資助工作實行行政、教育“雙線包保”責任制,每名受資助學生落實一名包保干部、一名包保教師,全面負責資助對象的信息排查、政策宣傳、交流反饋、資助落實。定期進行督查檢查,將學生資助工作納入學校年終綜合目標考核。
發放一份告知書。加強包保干部教師與資助家庭的雙向對接,通過信函、QQ、電話聯絡、手機短信、村民微信群等方式加強資助政策宣傳,讓惠民政策學校說得清、家長看得見。2023年春,全縣累計發放告知書近3千余份,發放一封信4萬余份。
致一封公函。縣政府(或教育局)每年向學生就讀地教育部門集中發函,協調學籍所在地教育部門協助落實資助政策、反饋資助情況。近三年,竹溪縣向在縣外就讀的各學段貧困學生就讀地28個省市660個縣(市、區、旗)教育局發出公函4100余份,督促流入地學校落實學生資助7000余人次。
凝聚一份合力。竹溪縣始終將學生資助工作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內容,堅持縣指揮部統一組織領導,縣、戰區、學校、村“四位一體”推動,鄉村振興、教育、公安、民政、殘聯等部門聯動,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進行協查和數據比對、通報情況。注重發動社會參與,監督資助政策落實,協助信息排查和資助宣傳,凝聚資助工作的最大合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