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開春)“全區1295名流動黨員在區委組織部‘安家落戶’,就是把他們納入有效管理服務之中,真正做到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真正實現黨員流動到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十堰市鄖陽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委兩新工委書記、區委直屬機關工委書記王賢文在全區流動黨員臺賬運行時說道。
近年來,鄖陽區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著力解決好流動黨員“誰來管、怎么管”的問題,確保流動黨員始終處于黨組織的有效管理之中,自覺接受經常性黨內教育,區委組織部在全區350村開展“戶戶走到”,全面、全力、全域走訪排查,摸清全區有流動黨員1295名,并建立了臺賬,進行精細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圍繞四大目標,強化三級聯動。全區圍繞“四大目標”明確流動黨員三級管理服務小組。圍繞流動有數,摸清底數,使流動黨員去向明、情況清、底子準;圍繞管理有方,主動經常聯系,強化教育管理,落實組織生活,保障基本權益;圍繞盡責有為,引導和促進流動黨組織及流動黨員承擔職責,發揮作用彰顯作為;圍繞保障有力,在業務指導、開展工作、提供服務等方面給予綜合保障,形成動態管理服務工作長效機制。為讓“四大目標”落實落地,全區成立流動黨員動態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組織部牽頭定期召開動態管理工作會議,統籌負責全區流動黨員動態管理服務各項工作,協調提供綜合保障。鄉鎮成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組織委員任副組長、人事干事為專員的動態管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鄉鎮流動黨員動態管理更新上報工作。村(社區)流動黨員聯系服務、統計上報由村(社區)書記主抓,村會計統計上報。形成自下而上的村(社區)、鄉鎮、區三級聯動上報機制,及時管理服務事項和數據更新,同時自上而下下達任務、反饋“答案”。
開展“戶戶走到”,確保“不漏一人”。開展“雙找活動”。區委組織部采取“平時收集、集中采集、按月匯總、季度更新”的信息采集模式,安排鄉鎮、村(社區)開展流動黨員摸排“戶戶走到”活動。以鄉鎮為主體統籌、村(社區)為單元實施、村民小組為基點開展排查,深入開展“雙找”活動(黨組織找黨員、黨員找黨組織)。組織精干力量對農村、社區、企業等進行深入走訪,采取“一線查、上門訪、電話問”等形式,開展“拉網式”大排查,走訪700多戶,電話訪300多人,200多名流動黨員通過電話等形式主動找黨組織“報到”;明確“雙清”責任。強化責任落實,明確“戶戶走到”的基本責任是摸清流動黨員基本情況。逐戶摸清轄區內流動黨員年齡、學歷、行業、流入地、工作單位、流出時間、聯系電話等基本情況。摸清工作生活狀況,通過“戶戶走到”,摸清思想動態,明確思想狀況;摸清就業現狀,明確工作情況;摸清當前困難,明確化解措施;建立“雙扶”機制。建立創業幫扶機制,對有一技之長、了解市場信息、有創業計劃的流動黨員,積極幫助、協調解決創業困難,讓其發揮眼界寬、頭腦靈、信息新、有技術的優勢,帶動當地發展,已幫扶117名流動黨員回鄉創業。建立“前后”幫扶機制,對以外出務工為主的流動黨員,主動加強外出前的政策、法律、務工技術培訓,外出后主動幫扶協調解決家中的困難,關心關愛留守老人、兒童,解除流動黨員的后顧之憂。
夯實四大基礎,建立三級臺賬。全區流動黨員三級臺賬以時間(定期統計)、地點(異動必報)為橫縱坐標建立“坐標系”,坐標系中反映每一名流動黨員“什么時間在什么地點”等元素。為此做好四項工作,夯實四大基礎,即摸清了本轄區流動黨員的數量,掌握了流動黨員現狀;摸清了流動黨員流向地,掌握了流動黨員的去向;摸清了流動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情況,掌握了各轄區對流動黨員管理狀況;摸清了流入本地的外地黨員,掌握了流動黨員的思想狀況。在此基礎上,以區、鄉鎮、村(社區)為單位,建立流動黨員三級臺賬。臺賬包括但不限于流動黨員的姓名、性別、年齡、聯系方式、外出地點、從業情況等信息。區鄉鎮村(社區)臺賬做到了賬、冊、表一一對應。鄉鎮、村(社區)三級管理臺帳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有專人負責,確保流動黨員底數清、情況明、管理好、服務優。在鄖陽區1295名流動黨員臺賬中,清晰呈現流入外省1293名,外省流入2名,男性1044名,女性249名,以及各年齡段、不同學歷、各行各業等人數,只要輸入流動黨員姓名,其家庭狀況、年齡、學歷、工作單位、聯系方式等一鍵式呈現,為流動黨員管理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