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饒傳軍、鄭旭宴)5月30日,十堰市檢察院召開“檢愛同行 共護花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新聞發布會。十堰市檢察院檢委會委員、三級高級檢察官蔡健向媒體介紹了十堰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總體情況,并就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近年來,十堰市檢察機關持續更新司法理念、創新工作機制,以塑造“陽光未來”未檢工作品牌為目標,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綜合司法保護,促進檢察保護協同“六大保護”共同發力,協同治理,為十堰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貢獻檢察智慧和力量。
能動履職,強化全面綜合司法保護。始終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司法理念,貫徹“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深入釋法說理,寓教于案,精準施策,多維幫教、管束、挽救未成年人。融合“四大檢察”職能,實行一體履職、全面保護、統分有序的履職新模式,運用數字未檢引擎、探索集約化監督方式。強化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打擊力度,探索建立以未成年人被害人陳述為核心證據體系的綜合證明模式,牽頭會簽《十堰市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辦理機制(試行)》,推動實行“一站式”辦案機制。創新完善幫教機制,引入司法社工、開辟大學生司法志愿者項目,鏈接民政、婦聯、團委、學校、企業等多方資源,挽救涉罪未成年人。豐富完善多元救助,對未成年被害人開展司法救助、心理干預、身體康復、復學就業、民政救濟等。3年來,十堰檢察機關對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共批捕362件552人,起訴512件843人,同步對未成年被害人開展司法救助111人107.65萬元,心理干預613人。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捕訴案件385件711人,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捕145人,不起訴144人,附條件不起訴146人,47人經過幫教考上大學。
融通發力,構建未成年人“六大保護”格局。助力家庭保護。先后與市婦聯、市關工委會簽了《關于共同做好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關于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意見》,匯聚專業資源,對嚴重不履職的家長發“督促監護令”,3年來已發181份。督促學校保護。推動“法治進校園”工作取得實效。3年來,全市共有131名檢察官擔任337所中小學的法治副校長,親臨學校履職共計538次,促進學校法治平安建設,加強師生法治教育。監督網絡保護。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強化網絡系統治理,3年來辦理涉未網絡違法犯罪案件15件65人。促進社會保護。針對案件背后反映的涉未社會管理問題,運用檢察建議、公益訴訟督促相關行業、部門依法履職加強管理,實現未成年人保護與治理并重。融入政府保護。主動向人大、政協、黨委、未保領導小組專題報告工作32次;實行人大意見建議和檢察建議相互轉化工作機制;牽頭與市民政局、市婦聯會簽了《全市“陽光未來”安全員工作辦法》,組建基層安全員隊伍,合力打通未成年人保護“最后一公里”。
多元宣教,助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全覆蓋”。全市未檢干警組建28人“陽光未來”法治宣講團,有計劃、分步驟做好法治教育和犯罪預防。常態化開展檢察公眾開放日、法治巡講進鄉村、法治進校園等法治教育宣傳活動,開設網絡課堂、直播互動,以新聞媒體、醫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服務中心等為依托,打造“法治+心理+家庭教育指導”復合式法治課,實現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全時空”“全覆蓋”。
強基固本,抓實未成年人檢察“三化”建設。持續強化未檢專業化、規范化、社會化建設,不斷夯實基層專業辦案組織和工作團隊,目前全市檢察機關已建成兩支專業司法社工隊伍,3個青少年法治教育關愛基地,6家未檢工作室或“一站式”辦案場所,11個心理矯護基地,13個觀護基地和觀護站,14個基層社區檢察服務站點,掛牌4個家庭教育指導站,成立10余人專業家庭指導師隊伍,正升級改擴建12309未成年人專區和法治教育基地,基本形成了系統化、資源共享、互聯互通的未檢社會化支持體系。2020年以來,共有三個國家級創新項目花落十堰,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獲2021年度“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一個縣檢察院獲評“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兩個縣級院開展省級社會化支持系統建設試點,9個未檢工作團隊均先后獲得省市級表彰。
少年司法是一個國家法治進步和司法文明的重要標志。十堰檢察機關將與國家大局同頻共振,與群眾需求同心共進,守正創新,履職擔當,努力以未檢工作高質效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