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顧珊、牟槲)筆者6月12日從丹江口市獲悉,該市緊緊圍繞“沖刺百強”奮斗目標,以“五抓五促”為抓手,將能力作風建設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深度融合,抓經濟、優服務、惠民生,以創一流、爭第一、干唯一的的進取精神,加力提速全市產業高質量發展。

丹江口市習家店鎮小麥豐收。通訊員 供圖
提檔升級現代農業,繪就鄉村振興新篇章
糧食安全,重任在肩。丹江口市堅持實行嚴格考核、重大問題一票否決、終身追責扛穩耕地“三位一體”保護政治責任,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積極加強用途管制,嚴控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細化政策方案,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完成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凝心聚力保障糧食安全。2023年糧食播種面積達35萬畝,截至目前夏糧收獲已完成,累計作業面積13萬畝,預估產量4萬噸以上,順利實現糧食生產穩中有進。
林業固本,‘兩山’增效。全市上下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綠水青山“顏值蝶變”。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4500畝、封山育林5000畝、退化林修復40000畝,水保工程完工35處。全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鄉村10個、湖北省森林城鎮2個、湖北省森林鄉村6個、湖北省綠色鄉村45個,森林覆蓋率達65.7%,為實現“綠水青山”轉為成“金山銀山”夯實了基礎。
設施漁業,助力振興。丹江口是湖北重要水產基地,漁業養殖曾經有“百萬網箱下漢江”的輝煌。2014年南水北調工程中線通水后,水庫禁捕禁養,網箱起坡,漁民上岸,實行“十年禁漁”后漁業產業直線萎縮。為解決漁民就業,滿足群眾生活需求,陸地養魚成了漁業發展新模式,丹江口市積極謀劃漁業轉型發展,充分利用水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設施漁業,多方引進魚類養殖企業。截至目前,丹江口市引進陸基養殖市場主體29家,建成1078個陸基循環魚桶,飼養翹嘴鲌、鱖魚、鱸魚等名優特產魚,年產各類魚產品1000萬余斤。
壯大工業經濟,拼出晉級百強新格局
從春天起步,丹江口市以更高的標準推進“一主三優多特色”產業發展,緊緊牽住項目建設這一工業經濟的“牛鼻子”,全力以赴拼經濟、搶發展,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激昂樂章,為市域經濟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力、重塑新優勢。

農夫山泉均州新廠址。通訊員 供圖
全力壯大綠色食品飲料。支持龍頭企業——農夫山泉在丹江口市布局建設了3個工廠,2022年該企業實現產值32.2億元,稅收4.18億元,目前農夫山泉四期項目建設已投產。丹江口市擁有柑橘30萬畝,總產量達30萬噸以上,資源優勢顯著,引進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約3.5億元建設柑橘深加工項目,目前該項目建設正加速推進,預計7月底建成投產,年產茶、果汁、天然飲用水等各類飲料30萬噸,預計實現稅收約2500萬元。農夫山泉擴產、武當山水飲料、武當酒谷、北京一輕食品(丹江口)產業園等項目初步構成丹江口市百億水資源加工產業集群,為壯大水經濟、沖刺百強提供強勁動力。
傾力培育“三優”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布局。5月18日,總投資50億元的維生素D3類生物醫藥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在丹江口市白果樹溝生物醫藥產業園開工,園區占地400畝,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將開通20余條生產線,年產2萬噸維生素D3,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30億元,實現稅收10億元。
新能源材料產業快速成型。丹江口市正威新能源智造產業園項目,由世界500強深圳正威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投資240億元,占地1800畝,該項目簽約以來,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建設2023年初已進行試生產。數字經濟產業爭先創優。武當云谷大數據中心獲得2022年度中國IDC產業“綠色算力數據中心”獎項,成為投運后的首個國家級大獎。該項目一期建設總投資約2.57億元,建成兩棟數據中心及配套供電供水設施,預計一期項目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多特色”產業茁壯成長。十堰丹江口市六里坪鎮專用車共享產業園內,成立于2015年的一專汽車是國家重點專用汽車制造企業,已投產環衛車、隨車吊、?;嚨?大系列生產線。2022年一專汽車實現產值近40億元,2023年一季度實現收入1.51億元,完成了“開門紅”的季度目標。丹江口弘源碳化硅有限責任公司碳化硅制品及原料生產項目、湖北丹橋電子有限公司智能終端產品主板制造項目、湖北寶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制造項目、丹江口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專精特新”“小巨人”工業企業為丹江口市躋身“兩個百強”目標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提質增效現代服務業,跑出經濟增長新賽道
丹江口市抓住現代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新挑戰、新機遇,加快發展全域旅游、商貿物流、健康養老等現代化產業,持續壯大現代服務業規模,構建特色現代服務業體系,不斷提高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進一步提升現代服務業對其他產業的支撐作用。

均州不夜城燈火璀璨、游人如織。通訊員 供圖
全域旅游共建,文旅經濟共享。自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實踐活動以來,丹江口市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三方力量,以點帶面、互利多贏、共同營造全域旅游的美好格局,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品質,著力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大力發展“節慶+旅游”“鄉村+演藝”“現代農業+旅游”“美食+旅游”“康養+旅游”等旅游發展新模式,全面推動文(農)旅融合發展;通過生態觀光游、民俗體驗游、休閑采摘游、度假養生游、節日賽事游等一系列旅游新業態,逐漸形成全域旅游共建共享共有發展新格局。文化、生態資源優勢正加速轉化為丹江口市區域文旅經濟優勢。
據統計,該市1-5月份共接待游客204.96萬人次,同比增長5.7%,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69億元,同比增長6.49%。全域旅游市場快速回暖,文旅經濟共享效應凸顯。
做大做強商貿,消費彰顯活力。圍繞游、購、娛、吃、住、行四季消費促進活動,開展以“約惠水都·全民樂購”“夜游漢江·浪漫之旅”“水都大集·年貨節”“春滿水都·與花共舞”等節日消費活動,進一步擴大內需、帶動消費。丹江口市還植入“夜食”“夜游”“夜購”“夜娛”等夜間消費業態,做精做優夜間消費場景,助推商貿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一季度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16億元,增長10.2%,十堰市排名第一。新登記市場主體4971戶,其中新登記企業659家,同比增長148.68%。消費型經濟增長為經濟社會全面復蘇提供了有力支撐。
聚焦養老產業,構建增長動能。養老服務業產業鏈長、輻射范圍廣泛,對上下游產業具有明顯的帶動效應。丹江口市以“量”提“質”,兼顧養老服務設施數量與質量,在全市共建各類養老機構19家、街道養老服務綜合體2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6個、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16個,養老床位總數3209張,護理型床位占比56%,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45張,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丹江口市打造幸福食堂、興建養老驛站、創建“三甲醫院”、建設康養文旅基地等舉措,推進試點示范,充分發揮政府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市場主體投資健康養老產業,全要素助力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