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葉相成)日前,十堰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十堰市突破性發展綠色食品飲料產業三年行動( 2023-2025 ) 方案,明確通過做強優勢產業、壯大潛力產業、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各產業良好發展,使十堰全市綠色食品飲料綜合產值突破1000億元。
方案指出,到2025年,十堰市整體創建成為國家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市,其中創建全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15個以上、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6個以上、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3個以上。飲料、漁業、食用菌、中藥材、茶葉、水果、木本油料、黃酒等重點產業各培育1個地方特色明顯、市場知名度高、帶動能力強的區域公用品牌。全市從事綠色食品飲料產業的國家級、省級和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分別達到2家、80家和250家以上,綠色食品飲料綜合產值突破1000億元。
做強優勢產業。立足“中國好水”品牌,深度開發丹江口水庫、黃龍灘水庫等漢江流域優質淡水資源,支持農夫山泉、VOSS礦泉水提能增效,積極引進法國達能、可口可樂等國內外知名水企,加快丹江口市武當山水項目、北京一輕食品產業園項目建設。到2025年,全市飲料綜合產值達 150億元。利用食用菌、魔芋、高山蔬菜、山野菜、山竹筍、陽荷筍等優勢特色資源,提高加工轉化率,大力開發魔芋面條、蔬菜膨化食品、美容蔬菜等功能蔬菜食品。高質量推進鄖陽區、房縣香菇產業集群建設。到2025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加工能力達100萬噸,綜合產值335億元以上。
壯大潛力產業。利用十堰市豐富的漁業資源,推廣陸基設施漁業和大水面生態漁業等健康養殖模式,加大對鱘魚、翹嘴鲌、鱸魚、鱖魚、虹鱒魚、大鯢等特色水產養殖和水產品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的支持。加快鄖陽區鱘魚谷產業園、丹江口市中聯智科漁光互補產業項目建設。推動水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交易中心、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構建現代化水產流通體系。到2025年,全市水產品產量達15萬噸,綜合產值達70億元。
提升傳統產業。利用豐富而獨特的薯類、豆雜糧、特色稻米等資源優勢,大力開發以紅薯為主的淀粉及其精深加工產品。大力發展木本油料加工,利用現有的油茶、油橄欖、核桃等資源,支持現有加工企業擴大規模,提質降耗,增強競爭力。到2025年,全市優質糧油綜合產值達到 137 億元。利用十堰市茶葉內含物豐富、有機茶特點突出的優勢,鞏固名優高檔綠茶加工,大力發展優質普通綠茶,擴大紅茶、黑茶、茶工藝品、茶食品、茶多酚等茶產品加工規模,積極開發附加值高的終端產品。到2025年,全市茶葉基地面積達90萬畝以上, 茶產業綜合產值達126 億元。重點建設丹江口庫區沿線柑桔產業帶,集中力量建設一批柑桔面積5萬畝以上的專業鄉(鎮)。獼猴桃等小水果重點建設優質特色水果種植片區,建設集中連片、適度規模經營、面積5000畝以上的小水果產業專業鄉(鎮)。到2025年,全市水果加工能力達5萬噸,綜合產值達32億元。發揮十堰市“ 華中藥庫”的天然優勢,推進道地藥材“ 一縣一品”建設。擴大中藥材飲片初加工能力,加大黃連、黃精、蒼術、連翹、虎杖等中藥材精深加工開發力度,把十堰“武當藥谷”打響擦亮。到2025年,全市中藥材總面積穩定在100萬畝左右,綜合產值150億元以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