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葉相成)6月26日,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關于2022年度生態省建設考核結果出爐,十堰市在全省名列第三,獲評優秀等次。至此,十堰市2022年度在湖北省生態省建設考核、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全省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評估等三項生態環境全省“大考”中全部獲評優秀等次,將獲得2000萬元“以獎代補”資金。
2022年,十堰市持續加大生態省建設工作力度,對標對表抓好各項工作謀劃和任務分解落實,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生態省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十堰辦理適用四個配套辦法案件11件,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專項執法、在線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專項巡查,運用非現場監管方式發現、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移送公司刑事犯罪1件,公開發布5批次30件執法典型案例;5家企業申報綠色工廠,6家企業獲得省級綠色制造企業,完成強制性清潔審核審核方案評估或驗收工作12家;“綠盾”專項行動17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市2022年完成營造林面積62.21萬畝,完成林相季相改造31.9萬畝,十堰市林地面積達193.61萬公頃,位居全省第一,森林面積達173.57萬公頃,位居全省第一,森林覆蓋率達73.29%,位居全省第二,遠高全省平均水平;全市農村戶廁建改計劃6131座全部完成;十堰市中心城區及各縣(市區)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鄖西縣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命名,武當山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等。
2022年,十堰將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全市績效管理綜合考評體系,推動十堰在全省率先創新建立28個縣域跨界斷面和119個鄉鎮跨界斷面的市縣鄉三級水質監測考核體系、“支溝長”分片包干治理機制,“五河”綜合治理成全國典型;實施大氣污染防治“1+5”攻堅模式,在全省率先出臺《大氣污染防治約談實施辦法(試行)》,率先實行高排放機動車禁(限)行管理;持續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累計完成1578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全市農村環境整治率達87.3%,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7.68%,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農村污水治理模式被列入全國美麗鄉村建設典型案例;與南陽市、商洛市、襄陽市建立跨界河流聯防聯控機制,并率先在全省組建社會化環境應急隊伍和環境應急突擊隊。
2022年,十堰市制定印發了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方案,成立了市指揮部及十個攻堅提升專項行動指揮部,建立健全調度、督辦、會商等工作機制,細化2022年年度重點工作,明確了40項70個具體任務,形成了任務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時限清單,并實行臺賬式管理,堅持月調度、月通報、季督辦,有效推動各項年度任務落實。截止2022年底,十堰28家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暨危化品生產企業完成搬遷改造任務;2022年度250個全市入河排污口年度整治任務全部完成,年度整治完成率為100%,全市401個入河排污口已徹底完成整治393個,整治完成率為98%;升級改造收集管網約73.1公里,神定河龍洞溝污水處理廠、開發區東部新區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產,新增污水處理能力5.15萬噸/日;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垃圾無害化處置率100%;全面完成全市400總噸以下船舶生活污水設施改造任務;推進農藥零增長行動,全市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53.86%,主要糧食作物統防統治覆蓋率達44.66%;全市完成營造林面積62.21萬畝,占計劃56.72萬畝的109%;完成26個礦山1848.6畝修復治理任務;堅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23家單位獲評2021年湖北省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規范水庫生態調度,全市16座大中型水庫泄放生態流量5.4億立方米。
通過努力,2022年,十堰27個省控、國控考核斷面水質持續改善,達到或好于Ⅲ類斷面比例96.3%;2022年十堰收獲338個優良天,優良天氣達標率92.6%,與2021年同比上升0.3%,位居全省第三;PM10( 55.2ug/m3)、PM2.5( 32.7ug/m3)均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考核標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