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奕茗、田威)山花爛漫,大地斑斕,在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十堰市竹溪縣龍壩鎮肖家邊,一個“電影小村”建成了。近日,竹溪縣稅務局聚焦當地特色產業和生態優勢,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不斷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舉措,助力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邁上新臺階。
貼心服務 助力小村引客來
“能看電影、能玩項目、能買特產,環境又好,肖家邊真是個放松身心的好去處。”肖家邊村“電影小村”正式運營后,游客絡繹不絕。
當地黨委政府立足肖家邊村的人文歷史和自然資源稟賦,實施農耕文旅鄉村振興綜合體項目,打造了獨居特色的“電影小村”文旅品牌。小村集紅色文化、電影文化、特色餐飲、產品銷售于一體,帶動周邊村民經營古色古香民宿、鄉村特色農家樂,拓寬了增收渠道。
“公司剛開始運營時,正值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有些業務操作不熟,稅務部門第一時間聯系我們解決問題,讓我們快速理順各項工作。”竹溪縣龍壩肖家邊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辦稅人員湯靜說。
竹溪縣稅務局結合文旅產業地域特色和實際需求,組織業務骨干成立“稅管家”團隊,按照“一企一策”原則,線下為“電影小村”內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量身定制稅惠政策清單,上門走訪解讀政策、問計問需,線上通過征納互動平臺“一對一”輔導納稅人辦稅繳費,確保優惠即時享、訴求即時應、業務即時辦。
稅惠賦能 鋪就小村致富路
“白如雪,純如玉,聽說營養比黑木耳還豐富,買點回去嘗嘗鮮!”龍壩鎮和縣農業農村局在“電影小村”開起了農特產品展銷活動,白玉木耳受到了過往游客們的青睞。
根據當地環境氣候條件,肖家邊村從山東引進神農臻菌農業開發公司,在本村建成木耳生產基地1萬多平方米,130多個大棚投入生產,年產鮮木耳400萬斤,年收入達2000多萬,全村20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年收入2萬多元。
神農臻菌剛“落戶”肖家邊村,竹溪縣稅務局“稅管家”團隊就送去了涉農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大禮包”,2022年至今累計享受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15萬元,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1.6萬元。
“得益于國家的好政策,我們可以做大做強。我們與北京、廣東等地市場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爭取打響竹溪縣白玉木耳的知名度。”神農臻菌農業開發公司的負責人華蓉說道。
除了白玉木耳,肖家邊村還有40畝羊肚菌、200畝的珍稀菌菇、2000畝雷竹豐收在望。為做好這篇鄉村振興“土特產”文章,竹溪縣稅務局因企施策,積極發揮部門職能,牽線搭橋,幫助涉農企業化解融資難題,拓展農產品銷路,將竹溪優質、綠色、生態的農特產品“護送”出村進城。
包聯幫扶 共繪小村美好顏
如今有著“電影小村”名頭的肖家邊村,不僅實現了局部村莊變景區、農房變民宿、院壩變影院,而且整體環境優美、風景宜人、生態和諧。
這些變化離不開一個契機——去年,肖家邊村作為首批“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開始了多板塊的規劃建設。按照縣委縣政府相關工作要求,竹溪縣稅務局在肖家邊村開展鄉村振興綜合體人居環境整治包聯工作。
“門前擋路的大石墩子,亂堆的雜物我們會盡快幫您解決,老輩子還有什么煩心事?”在包聯住戶戴敬奎家中,竹溪縣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東拉起了家常,在“促膝談心”的過程中,了解住戶家庭基本情況,宣講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收集了訴求和意見,并鼓勵住戶在村級黨組織的引領下積極參與“電影小村”建設和運營,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
竹溪縣稅務局堅持問題導向,從改變住戶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等小事入手,為住戶解難題、辦實事,與住戶共謀共建,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升鄉村生活幸福指數。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