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玲玉)筆者7月18日獲悉,今年以來,十堰市張灣區科協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為主線,以提高公民科學知識普及率為目標,以五類科普人群為重點,突出實施四大重點科普工程建設,整體工作得到進一步提升,為省、市全民科學素質中期評估工作奠定了工作基礎。
突出科普基礎設施強化工程建設。加大科普教育基地的培育申報力度,先后申報了黃龍電廠科普館、黃龍灘濕地公園管理局宣教中心科普館、斤坪生態園特色產業科普教育基地,市城市管廊科普館、花園村研學基地等5處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學校科學工作室1處,科普展覽室1個,張貼、懸掛標語、宣傳牌1300余個(處),創建國家、省科普示范社區13個、省科普示范學校1個,極大地提升了全區科普展教能力。
突出科普信息化工程建設。大力實施“互聯網+科普”,建立了燕溝、建設大道社區、東風社區和柏林小學等4家單位的科普e站,安裝推行湖北科普網及移動客戶端“智豆”APP1200余人,注冊登記科普中國信息員610人,在陽光社區智慧平臺小程序上創建了科學生活●共同締造——科普之窗工作模板,全區建設網站8個,微信QQ群560余個,電子顯示屏280余個,及時向重點人群發布傳播相關科普知識;其中區科協利用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QQ群,常態開展“每周科普”推送活動,今年來已推送發布科普知識500問10期,受益群眾1.4萬人次。借助市科協抖音平臺,錄播“張灣說蔬菜”抖音視頻2期,全面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
突出應急科普工程建設。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應急科普宣傳活動,將防災減災宣傳列入日常科普宣傳重點,動員科普成員單位認真開展5.12防災減災日活動,以提升民眾的安全防范意識。扎實做好應急科普基礎建設,整合資源建立常態化應急科普專家庫和科普資源信息庫,著力防范和化解各種風險。
突出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建設。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等陣地,積極組建科普志愿服務隊,構建了以志愿服務為重要手段的基層科普服務體系,推進科普志愿服務專業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全區共摸排科技(科普)志愿者2200余人,已組建科普志愿服務隊8支,每月常態化開展科普志愿服務活動,科普志愿服務已成為張灣科普宣傳活動的主渠道之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