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濤)筆者7月24日從十堰市鄖陽區水利和湖泊局獲悉,該局創新融資模式、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進程,不斷織密農村供水“安全網”。
鄖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集老少邊貧庫于一身,山大人稀,地勢起伏較大,山高谷深水低,水在地下流,吃水貴如油。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鄖陽,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是雨澇和干渴,干部再熟悉不過的是防汛與抗旱。多少年來,鄖陽始終把吃水問題放在首位,克難攻堅,披荊斬棘,從曾經吃水難到有水吃,再到如今,安全、甘甜的自來水流向千家萬戶,奏響了一曲最動人、最和諧、最幸福的樂章。
據悉,鄖陽區上世紀60年代修水塘,70年代架泵站,80年代建蓄水池,90年代和本世紀初建水窖,人畜飲水問題基本解決。“十一五”期間投資10060萬元,建成飲水安全工程145處;“十二五”期間投資10530萬元,建成飲水安全工程102處;“十三五”期間投資40010萬元,維修或新建飲水安全工程426處。
鄖陽區通過科學論證,按照“大水源、大水廠、大管網、大管理”的理念,堅持“能集中不分散、能延伸不新建、能自流不提水”的思路,統籌抓好飲水安全工作,修編了《鄖陽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和《鄖陽區農村供水水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大建設需要大投入,國家投資農村安全飲水資金缺口較大,鄖陽區多方整合資金解決吃水難題。
該區譚山、梅鋪、劉洞等5個鄉鎮50多個村的群眾都居住在石灰巖地區,吃水歷來艱難。為此,以滔河水庫為水源,投資1.68億元新建日供水2萬噸(遠期3萬噸)的全信息化南化水廠,該項目去年9月21日開工、今年3月28日投入試生產,今年10月底將實現全網通水,輸水管網長達200多公里,將解決沿途14萬人的飲水安全提升問題。為支持項目建設,鄖陽區政府為該項目發行專項債8000萬元,剩余資金由建設主體十堰聚鑫國有投資公司自籌。
香爐山水廠是鄖陽區建設的三座城鄉供水一體化水廠中規模最大的。主要解決城關鎮、譚家灣鎮、楊溪鋪鎮、安陽鎮等4個鄉鎮的飲水安全問題,供水區域規劃總人口19.45萬人,日供水4萬噸,概算總投資29847.35萬元,工程將于年內開工建設。為使項目早日上馬,鄖陽區政府1.2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已正式發行,所募資金將全部用于該水廠建設。
與此同時,該區積極推進江南水廠前期工作。利用已建好的東河水庫新建日供水1萬噸的江南水廠,概算總投資1.4億元,主要解決胡家營、五峰等鄉鎮5.1萬人飲水安全提升問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