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付延峰 邵菲)9月12日,筆者從竹溪縣縣河鎮獲悉,自共同締造開展以來,該鎮小田壩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群眾參與為核心,聚焦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五共”理念融入鄉村振興建設全過程,把村民日常小事當做民生大事,“小題大做”廣泛激發群眾力量,共同締造美好家園。
據了解,小田壩村三組,轄區人口50戶151人,在家38戶87人,常年外出務工64人,其中整戶外出12戶31人,設置了一個黨小組,現有黨員7人,黨員中心戶2人。

縣河鎮小田壩村。通訊員 供圖
傾聽“小心愿”,以“小渠道”托舉民生“大服務”。民生連著民心,村民的日常小心愿連接著生活大幸福,為把村民的“小心愿”傾聽好,解決好,工作組積極暢通“入戶走訪、小組會議、微信群組”3個民意通道,感知群眾冷暖,傾聽群眾心聲。工作組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聯系和戶院會,兩輪走訪全覆蓋,“一戶一檔”建立民情臺賬,廣泛收集群眾心中急難愁盼的事情,梳理了共性、個性問題22個, 解決即知即辦問題3個,切實讓群眾“話有處說、苦有處訴、理有處講、事有人辦、難有人幫”。

群眾會討論商議。通訊員 供圖
解決“小訴求”,以“小項目”書寫治理“大文章”。 經過多次入戶走訪、群眾會討論和理事會成員商議,三組將修復損壞路燈確定為第一緊要解決的問題。“我捐200!”“我捐500!”“我會修電器,搞建設的時候我愿意出工。”“路燈安裝啥樣的好?”在戶院會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現場氣氛活躍,群眾參與積極性高漲,共建事項通過以后,村民理事會通過動員群眾共募集資金5640元、電瓶8個和投工4人。在建設中,有的村民無償拿出家里的工具,主動燒水供施工人員解渴,有的主動到場幫忙干活,不到一天時間,道場15盞路燈就重新綻放了光明。在修路燈的過程中,理事會成員主動參與管理,定期公布錢款開銷、結余以及捐工用工情況。村民自發當監督員,“我在微信群看到大家都在積極捐款,雖然我平時住在城里,但家里老人住在這好多年了,能把路燈修好這是大好事,我立馬就在網上轉賬了500元,還專門回來看看工程質量怎么樣”“這次路燈修好了,我提議誰家門前的路燈誰負責管護好”……群眾主動參與管理和監督,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辦好“小事情”,以“小組織”構建和諧“大環境”。村民理事會因地制宜,組織18名村民成立了社會治理、公益事業、文明新風、環境衛生四個組。環境衛生組每周開展村莊清潔活動,累計投工投勞83人次,理事會成員收集群眾意見,制定了公共設施包區到人制度,每月入戶開展“最美農戶”環境衛生評比,鼓勵群眾清掃好自己房前屋后衛生。文明新風組利用空閑時間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提倡紅白事簡辦,持續推動落實村規民約,逐步形成良好的家風、民風。公益事業組利用飯后時間,組織村民開展棋牌娛樂活動,發動在家學生,開展“暑假學堂”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組織了閱讀朗誦、繪畫手工和防溺水安全知識講座等活動,豐富群眾“茶余飯后”活動內容。社會治理組定期開展村莊安全巡邏,入戶開展用水用電安全知識宣講3次,協調鄰里矛盾10余起。如今的小田壩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村灣面貌煥然一新,“美好家園建設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格局正在徐徐形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