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鄒景根 孟瑩)9月12日晚,“紅色征途 七夕情韻——國家大劇院公益演出走進鄖西專場音樂會”在鄖西縣職業技術學校上演。來自國家大劇院的藝術家們傾情獻唱,為鄖西人民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讓市民在家門口欣賞到專業、高規格的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藝術家們合唱現場。袁春艷 攝
隨著歌劇《運河謠》選段“大豆白米花生”的歡快旋律響起,現場瞬間被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活氣息與革命情懷的交融世界。維吾爾族民歌《阿拉木汗》和塔塔爾族民歌《在銀色的月光下》帶領大家來到遼闊壯美的新疆戈壁灘,感受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是你一直想著我》《春風十萬里》猶如一首首抒情詩,動人心弦的藝術魅力讓現場觀眾陶醉不已。藝術家們以精湛的技藝,不僅呈現了原創民族歌劇的經典唱段,還巧妙融入了湖北民歌《龍船調》等地方特色曲目,展現了多元文化的和諧共生。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多首反映紅色革命精神的歌曲《追尋》唱出了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敬仰與追思,《神圣的土地誰敢來侵犯》則激昂地展現了紅軍戰士的英勇無畏與堅定信念。這些歌曲不僅讓現場觀眾重溫了那段崢嶸歲月,更激發了大家對于紅色文化的深刻共鳴。
“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如此高水平的音樂會,這不僅是藝術的享受,更是對紅色文化的一次深刻學習和傳承。”現場觀眾程雪感慨道,“國家大劇院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的才華和熱情,為我們搭建了一座連接首都與鄖西的文化橋梁,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紅色文化的內涵與價值。”
整場音樂會,國家大劇院的藝術家們以女聲合唱、男聲合唱、混聲合唱、男女獨唱及男女合唱等多種形式,共演繹了20余首經典曲目。
隨著《我和我的祖國》的旋律緩緩響起,全體藝術家與上千名觀眾揮舞著手中的五星紅旗,齊聲高唱,每一個音符都飽含著對祖國的深情與熱愛。觀眾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幸福的笑容,手中的旗幟隨風飄揚,如同一片紅色的海洋,將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頂點。

現場觀眾隨著音樂揮舞手中旗幟。鄖宣文 攝
此外,國家大劇院的藝術家們在演出之余,深入鄖西的古老村落,前往城關鎮王家坪村及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鄖西段)紅軍小學,實地感悟鄖西的紅色文化底蘊,加深了藝術創作與地方文化的情感聯結。國家大劇院還在鄖西縣職業技術學校舉辦了“藝術第一課”進校園活動。通過講座、現場表演等形式,藝術家們向學生們分享了自己在藝術創作和表演方面的經驗與技巧。
一泓碧波三千里,清流北上潤萬家。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周年之際,中國人壽集團與國家大劇院攜手合作,以歌為媒、以曲傳情。它不僅為鄖西人民帶來了一場國家級別的視聽享受,而且傳遞了首都人民對水源地人民的深情厚誼。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