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金蔓 徐磊)10月28日,筆者從十堰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該中心堅持以優化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營商環境為抓手,全面提升交易采購服務質效,高效服務交易項目,助力十堰市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
著力優化服務,提升交易服務效能
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始終堅持在優化服務上下功夫,全方位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效能。一是組建專班。主動上門服務市縣重大項目245次,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招投標業務問題,讓交易主體面對面了解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二是開通綠色通道。實施容缺受理項目32個,簡化審批流程,加速項目落地;堅持一次性告知制度,確保市場主體辦理業務信息透明、流程清晰。三是精簡壓縮辦事時間。項目報建、評標結果公示、中標結果公告等審核內容全部在1天內辦結,縮短辦理周期,提高服務效率。四是數智賦能。推進市場主體基本信息“免填報”“智能辦”工作,實現PC端、移動端智能鏈接;推動電子營業執照、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等高頻電子證照“免證明”應用延伸,實現合同簽訂“不見面”,“電子定標檔案+音視頻檔案”自動歸集,交易數據“一網”匯集,讓市場主體零跑路、無障礙、更便捷。五是勇于創新。積極推進“招投標活動評標環節錯誤快速糾正機制”先行試點工作,聯合市發改委等單位制定試點工作指南,市縣全面推進快速糾錯工作。截至目前,已通過線上開展125個項目評標環節錯誤快速核驗工作,成功糾正5個項目評標環節錯誤,每個項目節約時間成本30日以上。
著力規范服務,強化自身建設提升
規范我市招標投標交易服務,優化服務流程,提升干部自身素質。一是規范服務流程。制定“項目進場受理登記服務規范、專家抽取服務規范、網上開標服務規范、電子評標服務規范、平臺見證服務管理規范、信息公開管理規范”等6個地方標準,并通過市場監管局組織評審,即將對外發布。二是規范交易現場管理。制定《工程建設項目交易活動現場異常情況報告及處置實施方案》《十堰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場所行為規范》《十堰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員文明服務用語》《評標室警示語》,修訂完善《評審紀律》等,對開評標現場服務人員、招標人、代理機構、評標專家等人員行為作出規范。三是規范代理機構行為。出臺《十堰市招標代理機構現場服務積分管理實施方案》和《十堰市招標代理機構現場服務質效紅黑榜》制度,對招標代理機構現場服務行為進行實時統計、量化積分,一季度一排名,一季度一公布,引導招標代理機構提升職業素養和服務質效,促進重大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目前代理機構上紅榜5家,黑榜1家。四是規范干部隊伍建設。組織市縣骨干人員到貴陽、長沙等地考察學習,開拓視野;組織制定30余個制度規范。從制度規范上強化干部自身建設,強化交易平臺標準規范運行。
著力創新服務,減輕企業運營成本
對標市場主體期盼,堅持以控制成本為核心的優化營商環境舉措為方向,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切實降低市場主體交易成本。一是強化網上辦。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和政府采購項目全流程電子化。在投標單位網上報名、網上編制文件、網上開標等電子化基礎上,實現了網上簽訂合同、工程款項支付進度的網上查詢等。今年以來,全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數3306個,交易總額354.27億元,節資額18.11億元。全流程電子化為投標企業節省標書制作費、差旅費2000萬元以上。二是擴大異地評標規模,遠程異地評標實現常態化。積極開展遠程異地評標服務項目建設。截至9月底,全市各級交易中心共完成工程建設項目遠程異地評標573個,交易額267.07億元,占總交易額75.39%;積極推進跨省遠程異地評標,合作城市包括內蒙古通遼市、安徽省淮北市、山東省日照市、貴州省黔東南州等,用足用活各地評標專家資源。三是持續降成本,免收減收保證金。截至9月底,全市交易中心免收減收保證金36.33億元。其中,免收政府采購投標及履約保證金29.48億元,減收工程類投標及質量保證金6.85億元。四是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落實政府采購政策。積極推廣“政采貸”,落實政府采購為中小企業預留份額、小微企業價格評審優惠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截至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業中標工程建設項目653個,中標金額256.79億元,占總交易額72.49%;中小微企業中標政府采購項目610個,中標金額12.21億元,占總交易額3.5%。五是搭建“保函通”金融服務平臺。引導使用保函等非現金交易形式繳納投標保證金,節約融資成本。今年以來,以保函形式繳納保證金12筆,保函應用率為100%,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注入發展新動能。六是擴大平臺服務領域。向目錄外項目敞開大門,確保“愿進即進”“能進則進”。今年以來累計受理部隊、醫院、民營企業等各類目錄外招標項目9宗,成交金額9.2億元,節資率11.7%,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