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慧)在傳統胸科手術中,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常見操作,但這一方式往往不可避免地給患者帶來額外傷痛——咽喉、聲帶、氣管易遭受損傷,術后咽喉疼痛、咳嗽等不適癥狀隨之而來,拖慢了患者康復的腳步。十堰市太和醫院胸心大血管外科開展非插管Tubeless胸科麻醉手術,摒棄傳統插管弊端,全程保留患者自主呼吸,讓舒適就醫不再是奢望。

手術現場。通訊員 供圖
30歲的張女士(化姓)便是這項技術的受益者。9個月前,張女士體檢發現右下肺有一直徑0.9cm的結節,藥物治療效果不佳。12月2日,她慕名來到太和醫院求助胸心大血管外科主任醫師郭家龍。經復查 CT,郭家龍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判斷結節惡性可能性高,建議手術切除。
完善相關檢查和術前準備后,12月4日,手術如期進行,郭家龍主刀為張女士行單孔胸腔鏡下肺結節切除手術,術中,先是精準地進行右下肺楔形切除,快速將切下的結節送檢;病理結果證實為肺浸潤性腺癌后,郭家龍當即開展右下肺切除與淋巴結清掃,整個手術用時1.5小時順利完成。術后不到20分鐘,張女士就緩緩蘇醒,返回病房后便能下床活動。
6 日,筆者在病房見到張女士時,她已然基本恢復至術前狀態,下地行走穩健、交談自如、飲食正常,再過一天便能出院回家。“真沒想到手術這么順利,恢復還這么快,幾乎沒遭什么罪!” 張女士滿臉欣喜地分享著自己的就醫感受,言語間滿是對醫護團隊的感激。
郭家龍介紹,傳統胸科手術,麻醉醫生多采用粗大雙腔氣管導管進行單側肺正壓通氣,雖能保障手術視野充分暴露,但術后患者極易出現咽喉疼痛、肺部損傷等并發癥,加之鎮靜鎮痛、肌松藥物的使用,身體恢復往往耗時較長。
為打破技術瓶頸,早在2018年5月,郭家龍就率領團隊遠赴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潛心鉆研非插管Tubeless胸科麻醉手術,汲取先進經驗。
“Tubeless胸科麻醉手術,堪稱‘三無手術’—— 無氣管插管、無胸管、無尿管。相較于傳統氣管插管全麻下的胸腔鏡手術,它的精妙之處在于巧用手術側區域神經阻滯技術,只需在口咽部輕置喉罩,避開氣管插管,全程依托患者自主呼吸,穩穩達成術前不留置導尿管、術中不氣管插管、術后不留置胸管的‘無管化’高標準胸腔鏡手術模式。”郭家龍介紹,“無管技術”的實施是對醫院醫療水平和手術、麻醉團隊間協作的嚴密考驗,該術式既避免了術后咽喉疼痛不適感,也減少了麻醉藥物使用以及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從而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真正達到了“快速康復”的效果,是舒適化麻醉與精準胸外科微創手術的完美結合。
值得一提的是,Tubeless麻醉技術下的胸外科手術對麻醉技術與手術操作的精準度要求極高,是衡量一所醫院醫療實力的關鍵指標。該手術的順利完成,離不開醫院麻醉科主任王賢裕帶領的非插管麻醉團隊的大力支持。
太和醫院成功落地該項技術,背后是多學科協作優勢的強力支撐,彰顯 “以患者為中心” 的服務理念,昭示著醫院胸心大血管外科與麻醉科朝著更精準、舒適化的診療方向大步邁進。展望未來,太和醫院將不懈深耕前沿技術領域,讓更多先進成果惠及萬千患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