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毓霞)天氣越來越冷,家住十堰市鄖陽區安陽鎮的65歲劉大爺滿心盤算著囤些柴禾,舒舒服服地度過這個冬天。誰也沒想到,一場意外突如其來,瞬間將平靜的生活攪得粉碎,卻也引出了一場爭分奪秒、驚心動魄的生命救援。

劉東查看劉大爺手部恢復情況。通訊員 供圖

術前離斷X線片。通訊員 供圖
意外突襲 大爺鋸柴不慎鋸斷手腕
12月3號上午11點30分左右,劉大爺在家使用圓盤電鋸鋸柴。忙中出錯,正當他準備挪動電鋸位置時,卻疏忽了斷電這一關鍵步驟,剎那間,高速運轉的電鋸無情地咬住了他的右手,手腕處齊刷刷被完全切斷,手掌脫離身體,重重地掉到了地上。鉆心劇痛如洶涌潮水般襲來,劉大爺疼得倒吸涼氣,好在他還保有一絲清醒,左手本能地一把捏住斷手傷口,試圖壓住汩汩涌出的鮮血。
家人們聞聲趕來,被眼前慘烈的一幕嚇得臉色煞白,但迅速回過神來,第一時間撥打了120。急救車風馳電掣般趕到,將其送到鄖陽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緊急為劉大爺止血,用干凈紗布仔細包裹斷手,又將其安置在冰塊上,最大程度維持斷肢活性,隨后馬不停蹄地轉送至十堰市太和醫院。

手術中。通訊員 供圖
爭分奪秒 上演生死時速斷肢營救
當天中午2時許,劉大爺被送達太和醫院急診科,并通過綠色通道轉至醫院手外、足踝、顯微骨科。此時的劉大爺面色慘白如紙,身體止不住地瑟瑟發抖,失血過多讓他幾近休克,生命危在旦夕。對于斷肢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每流逝一分鐘,斷肢成功再植、恢復如初的可能性就降低一分,搶回這只斷手,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刻不容緩。
太和醫院手外、足踝、顯微骨科主任醫師劉有余當機立斷,開啟斷肢再植綠色通道。一場高難度、高強度的手術就此拉開帷幕,手術團隊兵分兩組,爭分奪秒、協同作戰。
副主任醫師李亢和劉東各率2名醫生,一組聚焦于顯微鏡下,全神貫注地清創離斷肢體,也就是手掌遠端的血管、神經、肌腱,這些纖細的組織如同精密儀器里的線路,稍有差池便會前功盡棄,醫生們小心翼翼地逐一縫線、標記;另一組則在上好止血帶后,迅速清理胳膊手腕一側患肢對應的血管、神經、肌腱,清創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雜質殘留,術后感染風險便會大增。
整整一個半小時,兩組清創工作完成,期間輸血輸液雙管齊下,維持劉大爺岌岌可危的生命體征。清創完畢,緊接著是關鍵的骨骼內固定環節,醫生們手法嫻熟、精準施力,將離斷的肢體骨骼穩穩固定;隨后在顯微鏡下,開始精細入微的血管、神經、肌腱吻合工作。要知道,手部血管錯綜復雜,此次手術需吻合尺橈動脈、伴行靜脈、頭靜脈等足足 9 條血管,還要精準對接橈神經、尺神經等 3 條神經,縫合15條伸屈肌腱,每一針都堪稱 “在發絲上雕花”,考驗著醫生精湛的技藝與超凡的耐心。
有驚無險 斷手“復活”重燃生活希望
歷經5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這場斷肢再植手術終于順利落下帷幕。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靜待奇跡降臨。當松開止血帶的那一刻,原本蒼白冰涼、毫無生氣的斷肢手指末梢,漸漸泛起紅暈,有了血色,皮膚也慢慢回暖,返紅實驗結果正常——手術成功了!一直守在手術室外、心急如焚的家屬們,眼眶瞬間濕潤,滿心的感激難以言表。
4日下午,記者來到病房探訪。此時,劉大爺受傷的手指已經能夠輕微活動,他激動地告訴記者:“能感覺到斷手熱乎乎的了,看來這手是保住嘍!” 醫生表示,接下來劉大爺只需積極配合治療,預計不久后便能出院回家,回歸正常生活。
劉東醫師提醒廣大市民:一旦遭遇斷指斷肢意外情況,現場急救至關重要。首先要迅速止血,可用干凈紗布、毛巾按壓傷口;斷肢要用無菌紗布或清潔布料包裹,千萬別直接接觸冰塊,應放置在低溫、干燥的環境中,如包裹好后置入放有冰塊的塑料袋,與冰塊隔開;更關鍵的是,爭分奪秒送往有再植能力的醫院,抓住 “黃金救治時間”,為斷肢再植存活及功能恢復創造有利條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