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昌榮、王駕馭)1月5日,竹山縣直播帶貨團副團長明道坤帶領數十名帶貨團成員深入文峰鄉太和梅花谷開展“千人直播臘梅”等直播帶貨活動。近兩年來,該縣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充分利用互聯網和農村電商平臺,拓寬營銷渠道,多層次、多維度與電商進行融合,成立直播帶貨團,采取創新+創意、線上+線下、孵化+投資的結合,通過開培訓班、入園孵化、以賽代訓等形式,舉辦各類智能電商培訓100余期,培訓農村電商直播人才達2500余人,孵化500余名創業類博主,總粉絲量突破1000萬,助力鄉村振興。

直播帶貨農特產品。通訊員 供圖
“冬季我們直播梅花節,三天就吸引了近數百名游客,秋季我們直播各種農特產品,希望能幫農民賣個好價錢。”竹山縣直播帶貨團成員劉超高興地說。眼下正是太和梅花盛開采摘期,縣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副會長、縣直播帶貨團副團長明道坤帶領“直播帶貨團”成員又忙了起來。

直播帶貨農特產品。通訊員 供圖
農民變主播、手機變工具、直播成時尚。竹山縣正聚焦現代“新農人”培育,以優化人、技、才三方面結構為抓手,探索建立聚能、賦能、激能的電商“新農人”隊伍培育體系,而以“農廣校+電商辦+電商行業協會+電商服務中心”組成的“直播帶貨團”骨干團隊,則是培育“新農人”的重要載體。目前,竹山縣已帶動2萬余戶農戶的產品上網銷售,涵蓋各種農、副、土、特等產品,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越來越多“新農人”變身鄉村主播,讓竹山縣的優質農產品銷至全國各地。
直播帶貨不僅帶動了產品銷售,還激發了廣大群眾的內生動力。城關鎮二道坊村村民陸龍武是一名殘疾人,通過開辦茶葉加工廠和直播帶貨獲得了約10萬元的年收入;縣直播帶貨團副團長、秦古鎮“91后”新農人潘葦用直播帶貨打造出年銷售農產品金額500余萬元的業績,帶領當地西莊村、大溪村等村100余戶農戶增產增收,戶均增收達3000元以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