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昌榮)7月6日,走進竹山縣大廟鄉全勝村鄖巴黃牛生態養殖保種場,遠遠地就聽到“哞哞”的牛叫聲;4000多平方米的牛圈里,300多頭鄖巴黃牛膘肥體壯,工人們正忙著清理圈舍、投飼喂草。
在竹山大廟鄉,“牛哥”全恒坤遠近聞名。他憑借著一股敢闖敢拼的勁頭,在養牛事業上闖出了一片廣闊天地。
辦起首家黃牛“保種場”
1997年8月,全恒坤從市農機學校畢業后,外出打工,只身闖蕩南京,進過工廠,當過企業主管,一干就是十多年,收入200多萬元,獲得人生“第一桶金”。
全恒坤與黃牛。通訊員 供圖
2011年6月,全恒坤毅然回到家鄉,他先后考察了三家鄖巴黃牛規模養殖場后,向鄉里和家里人提出了自己要養殖鄖巴黃牛的想法,得到鄉政府和妻子趙玉瓊的支持,并從農戶手中購回了60頭能繁母牛、2頭種公牛,科學飼養。在鄉、村的大力支持下,全恒坤投資建牛舍、買黃牛、育黃牛、修村路,并建立了竹山首家鄖巴黃牛標準化保種場,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的養殖基地。
組建股份養殖“合作社”
全恒坤說:“實業興,萬事通。只有走合作經營之路,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有了創業的經驗,全恒坤信心更足。但他深知靠一家一戶的單打獨斗,飼養規模不會太大。于是他決定走合作化、規模化經營的路子。2013年7月,他注冊成立竹山恒坤牧業有限公司和恒坤鄖巴黃牛專業合作社,專業從事中國地理標志產品——鄖巴黃牛的養殖、品種保護、雜交改良、加工、銷售等,采用“公司+基地+農戶”和股份制運作模式,以養殖小區為依托,與合作社養殖戶結成經濟共同體。2024年底,合作社已發展會員55人,現已規模養殖鄖巴黃牛1800頭,其中公司基地448頭,合作社社員1400頭,采取 “投母還子”、“集中代養”的方式,帶動周邊鄉鎮259戶780余人發展鄖巴黃牛產業,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全恒坤與黃牛。通訊員 供圖
創營銷一體化“產業鏈”
2018年,全恒坤已經積累了數十萬資金,但他并沒有滿足,一心想擴大規模。要想做大做強牛經濟,就必須得延長產業鏈。全恒坤又四處籌資600余萬元,興建了牛肉加工車間、冷鏈配送設施設備,購買了4條肉制品生產線,注冊了“湖北恒坤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在對牛肉制品進行精深加工的同時,2023年5月,他又投入60多萬元在城關鎮桃花源街區開辦了“恒坤全牛宴”酒樓,將鮮牛肉、臘牛肉、鹵牛肉和預制菜牛肉火鍋等,直接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形成集“規模養殖、良種繁育、種質資源保護、品種改良、深精加工、特色餐飲、市場銷售和品牌推廣”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營銷體系。
全恒坤與黃牛。通訊員 供圖
“做生意,質量為本,尤其是食品行業,更要保證質量,讓消費者放心、滿意”。談及企業的發展,全恒坤充滿信心。近幾年來,公司先后被授予“省部級示范保種場”“省級科普示范基地”“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榮譽稱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