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侯欣悅)7月10日,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區分局人民路派出所通過警銀聯動機制,成功勸阻攔截一起典型網絡詐騙,保住20萬元。

警銀聯動成功勸阻攔截網絡詐騙。通訊員供圖
7月9日,人民路派出所接到上級反詐預警指令:陳女士在銀行預約取款20萬元,存在被電信詐騙風險。接到指令后,輔警劉亞麗立即與陳女士取得聯系,見面時,陳女士堅稱取款是為兒子訂婚及籌備彩禮,拒絕聯系家人核實情況。輔警劉亞麗通過陳女士的反常表現,判斷其可能遭遇電信詐騙,遂第一時間上報,通過警銀聯動機制,中止了取款業務,為后續勸阻爭取了關鍵時間。

民警聯合社區干部上門開展勸阻工作。通訊員供圖
次日上午9時許,民警邵定傳、輔警李紅琴再次聯合社區干部再次上門深入開展勸阻工作。期間,民警聯系到陳女士的女兒,通過多方溝通終于核實了實情。
原來,7月8日,一名男子通過“釘釘”APP與陳女士視頻聯系,謊稱其身份證號碼涉嫌電信詐騙,涉案資金高達200余萬元,以“積極退款可減輕罪責,否則將面臨牢獄之災”相威脅,要求她立即取出卡內全部現金轉存至指定賬戶,且嚴禁告知家人或他人。陳女士信以為真,便以“兒子結婚彩禮”為由預約取款20萬元。
隨后,民警向陳女士詳細揭露了此類“冒充公檢法類”電信詐騙的套路,結合同類案例耐心講解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經過1個多小時的細致勸導,陳女士終于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險些被騙。為筑牢防范屏障,民警同步將情況通報給陳女士的丈夫及兒女,叮囑他們共同做好日常提醒,持續強化反詐意識。
警方提醒:凡是自稱“公檢法”“客服”等要求轉賬匯款、透露銀行卡信息的,凡是以“涉嫌違法犯罪”“賬戶凍結”等為由要求“保密處理”“單獨操作”的,均為詐騙。遇此類情況務必保持冷靜,及時撥打110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核實,切勿輕信陌生人指令,避免財產受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