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瑋)51歲張女士因意外受傷導致跟骨骨折,太和醫院骨科四病區順利為張女士進行了骨科天璣手術機器人輔助下的螺釘內固定微創手術,術后第四天患者順利出院。
張女士因下樓時踏空,摔倒后腳部疼痛難忍,疼痛位置還出現了腫脹,淤斑的癥狀,家人立即將其送往太和醫院。經過檢查發現,張女士跟骨發生了粉碎性骨折。
據太和醫院骨科四病區副主任徐圣康介紹,跟骨骨折后,結節關節角、跟骨的高度以及寬度都會不同程度的受損或者變化,如果不通過手術給予及時治療,患者日后走路時就會有疼痛感,出現“跛行”的現象。但傳統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治療手術需在腳部開十多厘米的“L型”大切口,然后上鋼板進行內固定。手術后患者恢復慢,感染風險高,且容易出現并發癥。得益于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輔助,跟骨骨折手術由傳統的術中大切口,術后易感染的高風險手術變成了簡單高效的微創精準手術。
術中,在透視設備的幫助下,徐圣康帶領團隊采用閉合、牽引、撬撥的方法對張女士受傷的跟骨進行復位,同時對檢查圖像進行精細的判斷,進而引導機器人根據檢查結果顯示的骨折形態制定出精準個性化的置釘路線。最后,機器人在導航系統的指引下,通過0.5公分的切口將手術釘精確的置入患者受傷的跟骨處。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手術便順利完成了。術后第二天,張女士就感到活動時疼痛明顯好轉,術后第四天,其傷口干燥,活動近正常后出院。
徐圣康介紹,由于跟骨位置特殊,骨折后傳統手術切口不愈合的幾率非常高,后續如果因跟骨感染壞死發生缺損問題,則有可能導致患者嚴重殘疾。傳統手術靠醫生徒手打釘,高度依賴醫生的經驗。而機器人作為醫生的“得力助手”,可以使螺釘精準地支撐關節面,誤差在亞毫米級別。
骨科機器人輔助下的螺釘內固定微創手術精準微創,使得術后感染、皮膚壞死的風險極大降低。跟骨骨折多發于高處墜落傷,一旦從高處墜落,發現劇痛、腫脹、活動受限等情況,有可能就是骨折,應第一時間制動,盡快到醫院急診就診,通過檢查明確是否骨折,及時診療至關重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