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瑋)近日,太和醫院脊柱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60歲寰樞椎脫位伴寰樞椎不穩、游離齒突患者張大爺實施“頸后路松解寰樞椎復位、植骨融合內固定術”。該手術被稱為脊柱外科的“禁區”,術中通過精準植入固定螺釘,完美避開椎動脈和脊髓,標志著太和醫院脊柱外科疑難病例診治水平再上新臺階。
張大爺頸項部疼痛伴有四肢麻木無力癥狀半年有余,近一個月癥狀加重。太和醫院脊柱外科醫生對張大爺病情病史進行了仔細地詢問,并完善了相關檢查,確診其為難復性寰樞椎脫位、寰樞椎不穩、游離齒突。脊柱外科黃勇醫生介紹,張大爺的疼痛是由于顱底區最上面的兩節頸椎不穩定,導致壓迫神經因而出現疼痛及神經癥狀。
脊柱外科主任尚暉介紹,張大爺的疼痛位置屬于上頸椎,在臨床上特指頸椎第一二節,也就是“寰椎”和“樞椎”,在顱骨支撐、保持頭頸穩定性、維持頸椎旋轉功能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該部位位置高、解剖部位深、周圍結構及毗鄰關系復雜,有諸多重要神經和血管組織,如延髓、椎動脈等,尤其是合并椎動脈高跨,因此被視為脊柱外科手術的“禁區”。 如何將高位頸脊髓周圍僵硬固定的脫位椎體復位,有效解除神經壓迫,而不傷及脊髓及椎動脈,是手術的關鍵和難點。這對醫生的技術水平和臨床經驗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脊柱外科醫生團隊綜合分析患者病情,并邀請相關科室進行多學科討論后,決定采用“后路松解寰樞椎復位、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方案。術中,醫生在保證精準置釘的同時巧妙避開椎動脈及脊髓等重要結構和組織。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手術順利完成。術后三天,患者四肢麻木無力感有明顯緩解。
外傷、退變性疾病、發育畸形、腫瘤等可能引起寰樞椎脫位或者椎管狹窄進而導致脊髓神經受壓,在該部位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并發癥多,因此在地市級醫院中少有開展。自開展該類手術以來,太和醫院脊柱外科每年要為10余位像張大爺這樣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科室將繼續攻堅克難,不斷專研學習新技術新業務,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