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任立柱)“你看這果子,多扎實!以前這坡地種玉米,靠天吃飯,忙活一年落不下幾個錢。現在不一樣了,每畝五味子能掙5000多塊,這荒坡真成了咱村的‘聚寶盆’!”7月28日午后,鄖西縣安家鄉卸甲坡村黨支部書記楊漢書蹲在藤蔓下,輕輕捻起一顆泛紅的果實,笑意從眼角漫開。
盛夏七月,秦嶺南麓的安家鄉卸甲坡村,暑氣被山間清風拂去幾分,溝壑間的百畝五味子基地里,正涌動著蓬勃生機。藤蔓順著支架向上攀緣,織就一片濃密的綠色天幕;一串串果實飽滿圓潤,從翠綠到緋紅漸次過渡,像綴滿枝頭的瑪瑙串,在陽光下泛著瑩潤光澤。清新的草木香裹著淡淡的果香漫過田壟,村民們穿梭在藤蔓架間,忙著采摘、分揀,指尖觸到沉甸甸的果串時,眼底映著“綠藤繞架、紅果盈枝”的豐收圖景,心頭漾著“藥香滿山、日子興旺”的踏實暖意。

查看五味子長勢。 通訊員 供圖
安家鄉坐落在秦嶺南麓高海拔地帶,常年氣候涼爽濕潤,富硒沙質土壤透氣保水,加上山區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堪稱五味子生長的“天然溫室”。幾年前,村兩委帶著村民跑市場、請專家,反復考察論證后,決定在“換種”上謀突破——從最初試種20畝探路,到如今100畝標準化種植園成形,通過“合作社+示范基地+農戶”的模式,讓昔日閑置的荒坡穿上了“綠衣裳”。如今,五味子藤蔓沿著山勢層層鋪展,單株掛果量最高達6公斤,緋紅的果串在山風中輕輕晃動,成了山野間最亮眼的“致富符號”。
為讓“綠藤結出金果子”,村里下足了功夫。合作社統一聯系供應商,以低于市場價20%的成本為農戶提供優質種苗;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員每月上門,從育苗、修剪、嫁接到病蟲害防治全程指導;采收季還提前對接收購商,打通“田間到市場”的直通路。眼下,趁著晴好天氣,農戶們正有條不紊地采摘,指尖的紅果映著額頭的汗珠,都是對金秋豐收的滿滿期待。
從“守著青山嘆窮”到“靠著紅果致富”,安家鄉的五味子不僅盤活了閑置山地,更讓鄉親們的腰包鼓了起來。這片浸潤著汗水的土地,正以藤蔓為脈、紅果為墨,在綠水青山間續寫著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