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錦華)“以前夏天最怕停水,洗澡洗衣都得算著來,現在打開水龍頭就有清水,心里踏實多了!”竹溪縣河鎮惠家溝村村民明大姐的話語,道出了全鎮群眾在抗旱保水工作中的共同感受。作為“一鄉鎮一實事”的核心項目,縣河鎮抗旱保水攻堅戰的扎實推進,不僅破解了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帶來的用水難題,更用汩汩清泉澆灌出群眾的幸福感。
直面旱情挑戰,把民生考卷答在田間地頭。入夏以來,縣河鎮遭遇持續高溫少雨天氣,部分村組出現“取水要排隊、蓄水靠天氣”的困境。鎮黨委政府將抗旱保水列為“頭等民生大事”,分管領導帶隊走遍22個村,用30余場屋場院子會傾聽群眾訴求,把“群眾盼水”的急切眼神,化作“干部找水”的行動指南,從排查水源到制定方案,始終錨定“不讓一戶群眾缺水”的目標,讓旱情帶來的“民生痛點” 成為攻堅破難的“發力點”。

群眾訴求會。通訊員 供圖
多維施策攻堅,用系統思維織密供水保障網。為筑牢抗旱保水防線,縣河鎮打出“開源+節流”組合拳。在“開源”上精準發力,縣河鎮積極向上級部門對接,爭取資金和專業技術支持,現已在黃沙河村趙家院子、惠家溝村高山區等6處新增水源點,讓“找水”不再成為難題。同時,對22個村的80余口老舊水井水窖進行清掏消毒,重新啟用后極大的緩解水井周邊群眾用水困難,讓“老水源”煥發新活力。在“節流”上持續用力,縣河鎮組織專班全面排查全鎮供水管網,更換老舊破損管道共6千米,極大地減少了輸水損耗。此外,針對惠家溝、明家祠等極度缺水村組,組織消防車、應急車開展送水到戶140余次,采取小水箱分區送水的方式解群眾用水的燃眉之急。這套“建、修、清、送”的組合拳,讓全鎮供水保障能力提升50%以上。

老舊水井水窖清掏消毒。通訊員 供圖
干群同心同行,讓清泉流淌出持久幸福感。抗旱保水戰役打響后,鎮村干部全員下沉一線,鎮安全飲水項目專班扎根施工現場,協調解決水源選址、管道鋪設等難題。更可貴的是群眾的主動參與,村民自發組成護水隊,每天巡查水源點;水田壩村通過“廣播+標語”宣傳節水知識,村民們養成了“洗菜水澆花、洗衣水沖廁”的習慣。如今,看著清澈的自來水流入蓄水池,惠家溝村村民楊大伯感慨道“這水不僅解了渴,更暖了心,干部群眾一條心,再大的旱情也不怕!”

管道鋪設。通訊員 供圖
民生無小事,點滴見初心。縣河鎮以“一鄉鎮一實事”為抓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破解了旱季用水困局。隨著各項保水措施落地見效,全鎮實現“水源有保障、供水不斷檔、群眾用水暢”的目標,讓汩汩清泉不僅成為滋潤生活的 “幸福水”,更成為黨群同心的“連心水”,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