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超 羅湞湞 徐光意)建立4個前線臨時黨支部,組建23支黨員突擊隊,設置70余個黨員先鋒崗,成功轉移群眾992戶2780人,實現人員“零傷亡”……7月9日以來,湖北省鄖西縣全境多地遭遇罕見特大暴雨災害,鄖西縣聞“訊”而動,堅持將搶險救災一線作為檢驗干部作風、磨礪干部意志、提升干部能力的“實戰課堂”,縣、鄉、村三級干部上下同心、通力協作,有效有序應對災情,在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挺膺擔當、沖鋒在前的“硬核答卷”,展現了黨員干部的擔當和團結奮進的蓬勃力量。
災情是“淬火爐”,危難時刻沖上去

深夜組織干部馳援一線。通訊員 供圖
放下筆桿子,拿起鐵鏟子,與時間賽跑,向災情“宣戰”。
7月13日,縣委組織部、縣委編辦、縣委黨校三個單位組織22名機關干部,一大早就前往上津鎮絞腸關村開展清淤,到達現場后,迅速組建3個分隊,分赴受災點開展道路和房前屋后清淤、沖洗,并深入農戶家中幫助整理雜物。
“請放心,淤泥不清完,不恢復正常生活,我們絕不撤離。”現場干部對受災群眾鄭重承諾。就這樣,他們連續在絞腸關村堅守作戰11天,從第一天來時的“滿目瘡痍,群眾神情凝重”,到走之前“道路恢復如初,群眾正常生活,開懷感激”,干部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作風,也贏得了群眾的真心贊賞。
災情發生后,鄉、村兩級干部就地轉化為“防汛救災隊”。縣委還統籌安排,組織70余個縣直單位2000多名干部,組建23支黨員干部突擊隊,赴5個鄉鎮73個受災村組開展救災重建工作。
同時,應急、消防、交通、公安、供電等行業職能部門抽調530余人,組建20支專業搶險救援隊,調集救援機械裝備奔赴受災一線,全力搶通中斷道路,恢復受損供電、通信線路和飲水設施,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需求。
“在大災面前,不管是鄉村干部,還是縣直單位干部,都展現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堅、特別能奉獻的工作作風。”縣能力作風辦有關負責同志說道。
前線是“磨刀石”,實戰本領強起來

干部參與一線清淤工作。通訊員 供圖
轉移安置群眾、風險隱患排查、輿情防控、水電路搶修、恢復生產生活……在災情一線,每項工作、每個環節都需站在政治角度考量,都需思索周密、嚴謹細致,以科學方法應對處置。
“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從未干過重活,這次救災中,在農戶家中一鏟一鏟地清淤,幾天下來,白白凈凈的小伙子曬得黝黑,也更接地氣。”作為入職不到2年的年輕干部庹子良,在重大考驗中得到充分成長。“這是我人生重要的一堂‘實踐課’,既讓我切身感受到基層干部的責任使命,也提升了敢于攻堅克難的精氣神。”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新時期有效應對和處置突發重大事件,也是干部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處理災情需要專業知識,也需要正確分析判斷形勢的敏銳性,更需要強烈的責任心。同時,還要考慮可能發生的網絡輿情、災后疫情等因素”。作為上津鎮年輕領導干部庹文章,在“既要又要還要”的復雜災情面前,積累了“既會又會還會”的實戰經驗和領導能力。
為進一步疏導群眾心理,精準了解受災群眾情況,鄖西縣采取干部與受災戶“一對一”包聯制度,重點開展受災群眾的情緒穩定、“六有”“五通一達標”等工作。在溝通交流過程中,既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也有效增強了干部說土話、走泥路,做群眾工作的本領。
險境是“賽馬場”,優秀干部識出來

干部清點分發救災物資。通訊員 供圖
風雨顯擔當,烈火煉真金。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在重大事件中總能涌現出一批表現突出、戰斗力強、甘于奉獻的黨員干部。
上津鎮劉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李青富,堅持在暴雨中逆行,陷入洪流中差點被卷走,最終成功安全轉移群眾120余人,個人卻因體力不支,暈倒在現場。香口鄉人大主席彭先宏,毫不猶豫地背起八旬獨居老人魯正艷,將其轉移至安全地帶后才放心離開。90后上津鎮政府干部徐東華,從搶險救援到物資調配,從一線沖鋒到后勤保障,輕傷不下火線,在不同角色中切換,盡心盡力履行職責,踐行使命。
一盞燈“照亮”一座城。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引領帶動作用,優秀基層黨支部書記李青富因表現優秀,其事跡在全市推廣學習。同時,充分發揮鄖西黨建等媒體平臺的作用,展播6期各行業優秀先進典型20余人。
“優秀干部從一線來,年輕干部到基層去”,一直是鄖西縣委識人用人的鮮明導向。對在大災中表現優異的集體和個人,按照提拔重用一批、記功嘉獎一批、職級晉升一批、通報表揚一批等“四個一批”方式,對80余個集體和100余名黨員干部進行表揚,20余名黨員干部晉升職級、提拔使用,進一步激勵和鼓舞全縣黨員干部勇于擔當、挺身而出、篤行實干,以過硬的能力作風升騰起強大的發展氣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