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程平 劉曉林 張睿)8月8日,走進竹山縣文峰鄉東欽村的脆紅李種植基地,郁郁蔥蔥的果樹下,飽滿圓潤的果子壓彎了枝頭,表層裹著的一層薄薄的果霜,更添了幾分新鮮水靈。隨手摘下一顆咬開,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炸開,引得正在采摘的游客連連稱贊。
游客采摘脆紅李。通訊員供圖
“這果子品相好、口感佳,我們一家子專程從縣城趕來體驗采摘,既能親近自然,又能滿載而歸,值!”來自竹山縣城的游客王女士一邊往籃子里裝李子,一邊笑著說。不遠處,村民們提著沉甸甸的采摘桶穿梭在林間,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游客采摘脆紅李。通訊員供圖
這份喜悅的背后,是文峰鄉得天獨厚的自然饋贈。地處漢江堵河岸邊的文峰鄉,交通便利,高山峽谷的地形造就了較大的海拔溫差,充足的光照為脆紅李生長提供了絕佳條件。“咱這兒的果子,比別處甜上三分,全靠這好山好水養著。”東欽村村民郝流儉擦了擦額頭的汗,看著滿筐的李子,眼里滿是自豪。
游客采摘脆紅李。通訊員供圖
而讓這份“甜蜜”真正變成村民口袋里收入的,是當地探索出的“村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過去散戶種植,賣果全靠碰運氣,價格參差不齊,有時還會滯銷。”東欽村黨支部書記李昌文說,為了讓村民的果子賣得好、賣得遠,村里牽頭成立合作社,推行“五統一”銷售模式——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價格、統一銷售、統一品牌,還配套了冷鏈運輸服務,解決了村民的后顧之憂。
農戶售賣脆紅李。通訊員供圖
如今,文峰鄉東欽村的脆紅李種植已從零星散戶發展成規模產業,141戶農戶抱團發展,種植面積達800畝,預計今年總產量將突破70萬斤。為了讓果子“走出去”,合作社不僅對接商超、單位、企業等線下渠道,還發動村干部和村民們當起“推銷員”。“我們全體村干部帶頭發抖音、轉朋友圈,親朋好友也來幫忙吆喝,線上訂單一天天多了起來。”李昌文翻開手機,展示著不斷跳動的訂單信息,“現在每天都能發出去好幾車,最遠能賣到武漢、西安呢。”
從山間野果到致富“金果”,脆紅李在文峰鄉寫下了一段增收佳話。看著分揀包裝車間里工人們忙碌的身影,聽著冷鏈車發動的鳴笛聲,李昌文信心滿滿:“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咱們要讓更多人嘗到文峰鄉的甜蜜,讓脆紅李成為鄉親們的‘致富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