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范升英)“玉米青紗帳,姜苗綠蔭藏。”時值盛夏,在鄖西縣關防鄉周家坪村的田野里,傳統的耕作模式正悄然發生著變化。晚玉米地中,一壟壟翠綠的生姜苗在玉米的“庇護”下茁壯生長,呈現出“一地雙收”的生態農業新畫卷,而這背后,也離不開當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特色產業發展厚植沃土的有力支撐。
村民桂千寶正蹲在田壟間,仔細地為姜苗除草、培土,臉上洋溢著笑容。“以前單種玉米,一畝地收入就那些。現在搞套種,玉米基本不減產,底下還能‘藏’一季姜,等于白撿一份錢!而且鄉里為我們牽線找銷路,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這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他指著田里介紹道,“你看這玉米,給姜苗遮了大太陽,姜苗長得又水靈又少病害,省心不少。今年我試種了1畝,秋后增收有盼頭了!”

生姜種植現場。通訊員 供圖
近年來,關防鄉將優化營商環境與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密結合,積極探索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的新路子。在鄉農技中心的指導下,不少村開始推廣“玉米+生姜”套種模式,這種模式充分利用了玉米植株高大、能為喜陰的生姜提供天然遮陰的特性,一排玉米一排姜,達到了“高矮搭配、光熱共享、一地兩用”的效果。豐收的底氣,也源于科技的支撐。“選什么玉米品種(耐密植、抗倒伏)、生姜品種(高產、耐蔭)?寬行窄行怎么設置,玉米長到多高時下姜種最合適?水肥管理如何兼顧兩者需求,如何防控病蟲害,這里頭都有講究。”農技中心負責人孫英明一邊查看姜苗長勢,一邊向村民們介紹道。
玉米和生姜套種,不僅讓土地生金的能力更強,更在優化營商環境的護航下,為關防鄉發展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提供了堅實保障。據了解,關防鄉今年已推廣玉米和生姜套種面積100畝,明年將在鞏固現有套種面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技術培訓與精細化指導,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強化政策激勵、暢通銷售渠道等方式,讓藏在玉米地里的“金疙瘩”,真正成為帶動群眾持續增收、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的“金鑰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