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廣娟)當滿載“中國制造”汽車的巨輪駛入加納特馬港時,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語外貿學院西非(加納)研究中心的教授們正帶著學生在電腦前比對西非市場最新貿易數據。
近日,該研究中心成功入選 “高校區域國別學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聯盟”,成為全國區域國別研究版圖中的新坐標。研究中心深耕西非、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獲得國家級學術共同體的權威認可,也為區域國別研究服務“中國汽車出海”不斷探索新路徑。
從語言課堂到跨國智庫的跨越
在“中國車城” 十堰這所高校里,外語教學也曾面臨過“學用脫節”的困境。2018年,當外語外貿學院決定將加納作為研究切口時,質疑聲不斷:“一個工科院校的外語學院,能做好國別研究嗎?”
“我們有的正是別人沒有的‘交叉基因’。”研究中心負責人翻開一摞泛黃的調研筆記:團隊依托學校深厚的汽車行業背景,連續追蹤西非汽車市場,發現當地汽車保有量較低,市場增長空間廣闊,目前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正在逐步布局。這些一手數據,為中非汽車貿易壁壘的對策研究提供了真實基礎的數據,有效服務國家汽車出海戰略,其價值最終也獲得國家級學術共同體的肯定。
當前,全球治理體系加速重構,區域國別研究的價值愈發凸顯。研究中心著眼于西非國家發展的現實問題和需求,圍繞中非汽車國際貿易產業和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等重點內容,通過學科交叉融合與產學研協同創新,逐步形成了“基礎研究-政策咨詢-國際合作”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發揮出人才培養基地、學術交流平臺、西非研究智庫的積極作用。
“三張拼圖”破解學科轉型密碼
在外語外貿學院,三個看似不相關的場景構成獨特風景:語言實驗室里,學生正用英語模擬汽車零部件交易;國際貿易課上,教師用加納關稅案例講解RCEP規則;而加納恩克魯瑪科技大學孔子學院的志愿者蔡柳依老師,在教會加納學生“變速箱”中文發音的同時,也及時向教授團隊反饋當地消費者的車型偏好。
“這就是我們的‘語言+汽車+外貿’鐵三角。”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語外貿學院院長楊榮廣介紹,研究中心通過整合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等省級一流專業資源,將外語從“工具”升級為“接口”:英語專業開設汽車文化課程,國際貿易專業開發非洲市場專題,連文化傳播研究都聚焦“中國車企非洲形象建設”。近三年,該院畢業生入職車企國際部門的比例逐年攀升。
在7月的區域國別學調研座談會上,外語外貿學院近10位專家教授參與其中,與同行專家深入探討區域國別學理論與方法、區域國別學視域下的外語學科新發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等內容。朱靜老師的一句“區域研究不只是書齋學問,而是要成為國家戰略的‘傳感器’”獲得現場廣泛認同。
正如聯盟評審專家所言:“真正有價值的區域研究,永遠誕生在理論與實踐的交匯處。”
當“區域國別學”的探討主要還停留在學界時,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語外貿學院已用“汽車+”特色鑰匙打開了西非研究的大門,為“一帶一路”倡議特別是中非合作提供智庫服務,書寫新時代高校區域國別學建設的生動實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