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朱貴蕊 付開貴)近日,在鄖西縣觀音鎮紙槽村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內,300畝玉米與大豆相間成帶的農田里,一臺臺收割機正穿梭其間,金黃的玉米穗與飽滿的大豆莢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農戶們忙碌的身影與機器的轟鳴聲交織,共同繪就了一幅豐收的畫卷。

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喜獲豐收。通訊員供圖
作為該鎮今年重點推廣的農業新技術,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通過科學規劃與精細管理,實現了“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目標。紙槽村示范基地嚴格采用“4+2”種植模式(4行大豆與2行玉米間隔種植),選用耐密抗倒的玉米品種康農8009、宜單629,搭配高蛋白大豆品種,通過40厘米玉米行距、60厘米玉米大豆間距的精準配置,確保通風透光與資源高效利用。
“這種種植模式不僅節省化肥,還能多收大豆,每畝至少多賺400元!”正在收割的農戶王大爺算起經濟賬。據測算,紙槽村示范基地預計玉米畝產與凈作持平,大豆畝產達150公斤,較傳統種植模式每畝增收大豆100-150公斤,總增收超12萬元。
該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付開貴表示:“大豆和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保障糧油安全的重要技術路徑。通過紙槽村示范點的成功實踐,明年將繼續擴大示范面積,加強技術培訓,讓更多農戶掌握這一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和糧食安全。”
隨著紙槽村采收工作的推進,觀音鎮500畝示范田的豐收畫卷正徐徐展開。從“種地”到“種技術”,該鎮以科技為筆、生態為墨,書寫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這一創新模式不僅穩住了“糧袋子”,更鼓起了“錢袋子”,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