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曾章題)“有了退役軍人事務局,我就找到了家,困難有人幫,麻煩有人解,說話有去處。”竹山縣軍創企業負責人韓祥華的點贊,道出了全縣退役軍人的心聲。
近年來,竹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創新構建“入伍、服役、退役、就業、優待”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體系,用精準服務解鎖退役軍人“幸福密碼”。榮譽墻上20余面錦旗,見證著這份“娘家人”的溫情守護。
新兵入伍時,當好軍供保障“服務員”
“孩子在部隊好好干,家里有政府照顧,我們放心!”現役軍人毛夢秋的父親自豪地說。
竹山縣堅持“新兵進營門,溫暖進家門”理念,今年春季,開展了為40余名新兵送慰問品、送優待政策和送尊崇禮遇的“三送”活動。新兵入伍后,集中懸掛“光榮之家”牌匾,落實義務兵家庭優待金,建立常態化走訪機制解決軍屬難題。

“光榮之家”。通訊員 供圖
通過落實優撫政策、解決軍屬難題、選樹先進典型,讓軍屬倍感榮光,激勵軍人安心戍守邊疆。今年以來,已為152名立功受獎軍人家庭送喜報(三等功41人),營造“一人參軍、全家光榮,一人立功、全縣光榮”濃厚氛圍,激勵青年踴躍參軍。
退役返鄉時,當好親情接待“服務員”
“一回來,走進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就像回到家!”退役士兵田逍感慨道。
以一杯熱茶、一張笑臉、一句暖語迎接,提供“一站式”報到服務,問題即時解答。在返鄉季節,該縣深化了“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整合了公安、人社、醫保等部門的資源,實現了退役報到的“一門受理、一網通辦”。

創業座談會。通訊員 供圖
同步組織適應性培訓、技能培訓及專場招聘會,助力“回家即轉型”。今年春季,10余家企事業單位參與招聘,12名退役軍人當場簽約特警、新媒體運營等崗位。
事業轉型期,當好就業創業“輔導員”
“從迷彩綠到工裝藍,是‘儲能增能’培訓讓我走向新職場。”退役軍人張明通過起重設備培訓,入職縣職教中心。
該縣緊扣“充分就業,精準創業”定位,依托4家教育培訓基地和4家退役軍人創業就業孵化基地,常態化開展“儲能增能”培訓與“軍崗專享”招聘,推行“訂單式”“定向式”實訓,累計500余名退役士兵受益。

就業招聘會。通訊員 供圖
針對創業需求,推出“助軍貸”等金融產品,發放貸款1000余萬元,幫助48名退役軍人創業,帶動300余人就業。同時開展政策宣講進軍營、職業規劃指導等,持續提升就業競爭力。
日常生活中,當好思想工作“疏解員”
“原來我心有郁結,事務局不僅快速解決了困難,節日慰問更讓我倍感榮耀!”退役軍人王某華的經歷極具代表性,如今他已成為“老班長工作室”和“老兵宣講團”骨干。

解決退役軍人需求。通訊員 供圖
該縣創新建立43個“老班長工作室”和18個“退役軍人之家”,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結合“五幫六送”和“六必訪”機制,推動黨員干部常態化下沉一線,精準摸排和解決退役軍人需求。城關鎮老兵宋某祥因車禍致殘,身心焦慮,該鎮“老班長工作室”成員、黨員退役軍人周奎寧多次上門進行心理輔導并協助就醫,助其重拾信心。
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自成立以來,化解歷史遺留問題11件,實現訴求解決、困難幫扶、思想疏導“三到位”。
步入晚年后,當好老兵生活“關愛員”
“住院費5000多元,自己基本沒花一分錢!”退役老兵羅某明受益于“重點對象優撫醫療”報銷和優待減免。
對于步入晚年的困難老兵,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動縣退役軍人關愛協會“雪中送炭”。多次協調相關部門,為唐山大地震因公致殘的退役老兵向某成完成傷殘調檔,助其待遇從三級提升至一級;老兵蔣某富因妻重病、子殘疾,縣局除為他申領幫扶救助資金外,還協助辦理了低保。同時為全縣80余歲以上困難老兵提供持續救助。

公益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整合推出文旅、醫療、交通等7大類120余項優待清單,現役及退役軍人“一證享優待”,涵蓋醫、食、住、行、學、旅等方面,為老兵提供“實打實”幫助,讓尊崇可感可及。

慰問老兵。通訊員 供圖
從軍營到地方,從青春到暮年,竹山縣以“入伍有人送、服役有人訪、退役有人接、就業有人扶、生活有人幫”的服務閉環,書寫尊崇答卷。退役軍人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榮譽感更強烈,在鄂西北山區奏響軍民同心和諧樂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