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慧)近日,34歲的小江(化名)因小腿腫痛就醫,被查出下肢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一度面臨猝死風險。令人驚訝的是,這已是他第三次發生靜脈血栓事件。經十堰市太和醫院血管外科系統檢查,小江最終被確診為“易栓癥”,一種因遺傳性抗凝蛋白缺陷導致的血栓易發體質。經過緊急微創介入取栓手術,小江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
據接診的太和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周科介紹,小江在兩年間已多次發生血栓:兩年前因腸系膜靜脈血栓接受抗凝治療,癥狀緩解后停藥;一年前又發生下肢肌間靜脈血栓,同樣在抗凝治療后停藥;此次則更為嚴重,不僅下肢深靜脈血栓范圍擴大,還合并了肺栓塞。
頻繁發生血栓且發病年齡較輕,引起醫療團隊的警惕。經出凝血功能檢測和易栓基因測序,發現小江存在蛋白S活性明顯降低的情況,該蛋白缺乏導致其血液長期處于高凝狀態。
周科解釋,“易栓癥”并非單一疾病,而是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或纖溶系統異常所致的一種病理狀態。“正常人的血液如同流動順暢的河水,而易栓癥患者的血液好比摻入過多泥沙的渾水,極易形成血栓。”
治療團隊為小江實施了兩步手術:首先在其下腔靜脈植入濾器,防止血栓脫落再度引發肺栓塞;隨后通過導管抽吸技術,清除深靜脈中的血栓,恢復血流暢通。
周科指出,普通人群發生靜脈血栓常與高齡、肥胖、手術、長期臥床、惡性腫瘤等誘發因素有關。而易栓癥患者往往發病年齡較輕(常小于40歲)、有家族史、可發生在罕見部位(如顱內或上肢靜脈),且易反復發作或在常規抗凝治療效果不佳。
他提醒,易栓癥患者應戒煙戒酒、控制血糖血脂、保持適當運動,并需定期在專科門診隨訪,部分患者甚至需終身抗凝治療,以預防血栓再發。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