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慧)一次感冒,讓85歲的劉大爺(化名)在檢查中被發現左下肺長有一個巨大腫塊。面對高齡、肺部巨大腫塊及多種基礎疾病,是否手術、如何手術,成為醫生和家屬共同面臨的難題。最終,太和醫院胸心大血管外科專家團隊成功為他實施了高難度單孔胸腔鏡下左下肺癌根治術,并同期完成左上肺大泡切除。目前,患者術后恢復良好。
一年前,劉大爺在體檢中發現左下肺結節,醫生建議定期復查,但他未予重視。今年7月,他因感冒接受肺部CT檢查,結果顯示左下肺結節明顯增大,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家屬隨即將其送至太和醫院就診?!盎颊咦允鲇袛凳晡鼰熓?,這引起了我們高度重視。”胸心大血管外科主任醫師郭家龍立即安排進一步檢查,最終確診患者處于中早期肺癌。
由于劉大爺高齡,手術風險較高,家屬一度擔憂其無法耐受手術,但若不進行手術,腫瘤將持續進展。全家陷入兩難境地。
入院后,醫院迅速組織多學科會診,全面評估其身體狀況、心肺功能及麻醉風險。專家團隊一致認為,盡管患者肺質量較差,手術存在一定風險,但肺功能尚可,有望通過創傷最小的微創手術爭取治療機會。
經過充分術前準備,醫療團隊為劉大爺施行單孔胸腔鏡下左下肺葉切除術。手術僅通過胸壁一個3厘米小孔進行操作。然而術中出現突發狀況:因患者長期大量吸煙,其血管和支氣管周圍淋巴結增生、硬化、粘連嚴重,正常組織間隙完全閉鎖,形成了胸外科領域中風險極高的“門釘”淋巴結。
郭家龍解釋:“肺循環直接連接心臟大血管,一旦損傷易導致致命性大出血。而‘門釘’淋巴結常緊密附著于肺血管周圍,大幅增加術中血管損傷和大出血風險,極其考驗手術團隊的應變能力和操作技術?!?/p>
是繼續微創手術,還是轉為開胸?團隊站在了抉擇的十字路口。開胸雖是更穩妥的選擇,但也意味著患者將留下約20厘米長的傷口和更長的恢復周期。出于對患者整體康復的考慮,郭家龍最終決定繼續按微創方案進行。
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手術團隊憑借精細的鏡下操作和謹慎分離,最終完整切除了病變左下肺葉,并同期切除左上肺兩個即將破裂的肺大泡,避免患者二次手術。原本約一小時的手術因難度增大延長至三小時,但最終圓滿成功。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經呼吸功能鍛煉等康復措施,七天后順利出院。
郭家龍介紹,肺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持續上升。高齡肺癌患者并不少見,但高齡并非手術絕對禁忌。通過全面評估、個體化微創手術和術后快速康復管理,許多高齡患者同樣有望獲得手術機會,延長生存期。
專家同時提醒,肺癌早期癥狀常不明顯,很多患者確診時已至中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肺癌治愈率和生存率的關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