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瑋)近日,與病魔抗爭四年的22歲花季少女婷婷(化名),在太和醫院骨二科(手足、顯微骨科)接受了保肢手術和肢體功能重建手術。術后,婷婷精神狀態、生命體征以及手術切口均已恢復平穩,順利出院。
家住襄陽市谷城縣的婷婷自從18歲被查出右下肢患有高度惡性腫瘤-橫紋肌肉瘤后,已經在全國各地的知名醫院接受了連續五次手術治療。不幸的是,手術后惡性腫瘤均再次復發,此次距離第五次手術不到半年的時間,惡性腫瘤再次復發。婷婷和家人心急如焚,但是仍沒有放棄,經四處打聽,慕名找到了太和醫院骨二科姚忠軍主任,經充分的了解和溝通后,患者接受了姚忠軍主任團隊此次手術治療,這是婷婷的第六次手術,也是婷婷最后一次的保肢希望。
據太和醫院骨二科李亢主任醫師介紹,橫紋肌肉瘤屬于惡性程度非常高腫瘤,因惡性腫瘤侵犯及多次手術復發的原因,婷婷右小腿由腓總神經支配的功能基本喪失,婷婷已經出現行走功能受限的問題。再結合惡性腫瘤的分期分型,婷婷其實是符合截肢的手術指針,但婷婷本人和其家屬均有強烈的保肢和恢復肢體功能的愿望,所以婷婷進入太和醫院治療后,專家團隊組織了多學科聯合會診,制定了惡性腫瘤綜合性治療的方案,姚忠軍團隊也經過多次商討和周密的計劃制定了手術方案。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之后,姚忠軍帶領李亢、劉東等8名醫生分工協作、如期開展了“右小腿惡性肉瘤根治性切除術+背闊肌-胸背神經功能皮瓣移植術(23cm*10cm)+小腿肌腱轉位伸肌功能重建術”。
根據患者右下肢惡性腫瘤的根治性切除和顯微修復的術前設計,姚忠軍帶領一組醫生根據設計方案,在婷婷背部切取一塊約23cm*10cm帶有胸背神經的背闊肌肌皮瓣。據介紹,這塊皮瓣的面積大小和選取位置是經過術前仔細的測量和精心設計的,它不僅要能夠恰好覆蓋腫瘤切除后的創面起到修補的作用,還要能通過攜帶的胸背神經和腓總神經吻合以修復小腿的部分神經功能。皮瓣切取完畢后,姚忠軍緊接著又完成了小腿肌腱轉位伸肌功能重建術,這樣可以使患肢的行走功能進一步加強。
與此同時,李亢帶領另一組醫生按預定方案根治性切除了右小腿橫紋肌肉瘤。由于患者的脛前動脈已經被腫瘤完全包裹在腫瘤體里,在切除時,醫生精準的解剖出脛前動脈,順利切除被腫瘤侵犯的部分,并預留好正常的部分,因為脛前動脈還要與移植過來的背闊肌皮瓣上的胸背動脈進行吻合,這樣才能確保皮瓣的血供和存活。
以上手術步驟完成之后,早已準備就緒的劉東副主任醫師帶領第三組醫生無縫銜接,完成了移植皮瓣的血管和神經顯微吻合。術中,醫生應用高超的顯微技術在顯微鏡下精準的完成了脛前動脈-胸背動脈吻合、胸背神經-腓深神經吻合。經過醫生團隊連續6個小時的奮戰,手術順利完成。
類似婷婷這樣患有的惡性腫瘤并多次復發、肢體功能喪失,需要再次行保肢和恢復肢體功能的手術的難點在于:既要根治性切除惡性腫瘤,最大程度的遏制腫瘤的復發,還要制定個性化的顯微手術修復方案。太和醫院骨二科醫生團隊通過精湛的顯微外科技術在微小的神經、血管等結構組織上進行精準的解剖、移植、吻合,完成保肢修復方案,同時盡可能的修復-重建患肢已經受損或缺失的神經功能。太和醫院骨二科醫生團隊又一次用仁心仁術為患者叩響了生命之門,讓花季少女歷經磨難喜獲新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