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國東)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8月30日晚,湖北省鄖西縣七夕廣場,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群眾文藝巡演《星河鵲夢》驚艷上演。今年的七夕巡游采用“行進式+沉浸式”演出模式,打破表演區的邊界,融合非遺元素與現代科技,讓牛郎織女的故事從天上“走”入人間。數萬市民和游客在光影交錯、聲畫交融中,沉浸于千年浪漫傳說的全新演繹。

文藝巡演現場。通訊員供圖
本次巡游展演,鄖西縣聯合湖北長江人民藝術劇院全新創作,以七夕廣場和時空隧道為兩個核心表演區,運用“天上與人間”的敘事線索串聯起整場演出,通過“雙場景聯動、沉浸式演繹”的創新形式,為市民游客獻上了一場穿越古今的“七夕”文化盛宴。
科技“還原”鵲橋。夜幕初垂,七夕廣場在璀璨燈光的映照下宛如銀河傾瀉人間。表演區以“鵲橋重逢”為核心意象,采用全息投影、3D燈光矩陣與數字音效系統,營造出銀河浩瀚、群星璀璨的夢幻場景。

文藝巡演現場。通訊員供圖
在時空隧道段,演出團隊運用AR增強現實技術,打造出一條“穿越千年”的愛情長廊。隧道兩側的墻壁投影出“牛郎織女”從相遇到分離、再到重逢的感人畫面,配合環繞立體聲效,觀眾仿佛置身于一段跨越時空的愛戀之中。隧道頂部垂吊的“星燈”隨風輕搖,映照在地面上的水霧投影中,形成流動的星河,令人流連忘返。
與“牛郎織女”一起“逛街”。當晚,七夕廣場早已人潮涌動。來自全縣的群眾演員、志愿者、民兵方隊與專業演員共同組成巡游隊伍,沿著指定路線行進演出。巡游隊伍每到一處,都引發人群的陣陣歡呼。許多家庭“組團”早早到場,手持七夕主題熒光棒與拍照燈牌,臉上貼著“牛郎織女”貼紙,興奮地等待巡演的到來。

文藝巡演現場。通訊員供圖
牛郎和織女演員身著古裝,在燈光與音效的烘托下緩步走來,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有年輕情侶激動地跑上前,與演員合影留念;也有年長的老人眼含熱淚,感慨道:“小時候聽爺爺講牛郎織女的故事,今天親眼看到,太激動了!”更有不少外地游客舉著手機全程拍攝,一邊看一邊對鏡頭解說:“這就是中國式的浪漫,太震撼了!”
在巡游途中,演員與觀眾互動頻繁,牛郎“送花”、織女“撒星”,引得孩子們追逐奔跑,笑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沿途的居民樓陽臺上,不少市民自發掛起紅燈籠、七夕彩旗等,為巡演增添節日氛圍。
七夕文化,群眾是主角。《星河鵲夢》的創新在于其“行進式+沉浸式”的演出形式。觀眾不再是被動的觀看者,而是整個演出的一部分。在七夕廣場的表演區,觀眾可自由穿梭于多個表演區域,近距離觀看牛郎織女的對話、民間藝人的乞巧技藝展示、傳統婚俗再現等場景。而在時空隧道段,觀眾則需跟隨巡游隊伍邊走邊看,每一步都仿佛走進了故事之中。
“我感覺自己就像站在鵲橋上,陪著他們一起等待重逢。”一位年輕觀眾激動地說。另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也表示:“孩子拉著我一路跟著演出行進,根本停不下來,感覺像在參加一場童話冒險一樣。”
為增強沉浸感,現場還設置了多個互動體驗點。在“巧手坊”區域,非遺傳承人現場教授乞巧手工藝,觀眾可親手制作香囊、繡鞋等;在“心愿墻”前,游客寫下對愛人的祝福或對未來的期許,貼上心形紅紙,形成一片“愛的海洋”。
七夕之夜,鄖西醉美。隨著夜幕降臨,七夕廣場與時空隧道的燈光秀達到高潮。整個區域被五彩斑斕的燈光點亮,仿佛一座夢幻之城。廣場中央的“銀河”投影與地面的燈光水幕相映成趣,營造出“星河倒映人間”的視覺奇觀。
夜色中,人流如織。周邊的文創攤位、飲食小鋪、民俗體驗區也熱鬧非凡。許多游客在觀看演出后流連于夜市之間,品嘗鄖西特色小吃、購買七夕主題手工藝品,進一步帶動了“夜經濟”的繁榮。一位外地游客感嘆:“沒想到一個縣城的七夕活動這么有氛圍,不僅好看,還好吃好玩,真的不想走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