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葉楚榕 劉愛理)近日,在十堰經開區湖北漢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調試車間內,一場靜悄悄的“技術魔術”正在上演:一款仿生柔性夾爪輕巧地吸附起薄如蟬翼的面料,平穩轉送至下一工序,動作流暢、精準無誤。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憑借自主研發的服裝自動化柔性布料抓取設備,成功破解了紡織服裝行業長期存在的柔性布料精準抓取與分層這一世界級難題。
柔性抓取,直面行業痛點
“服裝布料的‘柔性抓取’‘精準定位’與‘高效分層’,一直是全球紡織智能制造中的共性技術瓶頸。”漢唐智能首席技術官徐書軍表示。
布料形態不固定,材質特性千差萬別——絲綢畏褶、雪紡怕勾、蕾絲易損,傳統金屬機械手容易造成織物損傷,負壓吸盤則對超薄面料吸附力不足且易導致變形。另一方面,服裝裁剪對精度要求極高,誤差超過0.5毫米就可能使成衣出現領口歪斜、袖口不齊等問題。徐書軍形象地比喻:“這好比閉著眼睛用筷子夾果凍,既要穩,又要準。”
此外,分層工序同樣棘手。百層布料疊壓后常因靜電或絨毛勾連難以分離,傳統人工分料效率極低,嚴重制約生產效率。
靈感來自自然,技術源于跨界
面對挑戰,漢唐智能研發團隊獨辟蹊徑,從大自然和醫療領域中汲取靈感。
“夏天野外作業時,同事發現防曬服上粘附的野果既附著牢固又不損傷衣物,這啟發了我們轉向‘柔性摩擦抓取’的思路?!毙鞎娊榻B,團隊受此啟發,模仿人類手指抓取薄物的工作原理,在機械手“指尖”設計出類指紋的微細紋理,通過輕柔摩擦精準搓起布料,控制精度達0.05毫米以內。
與此同時,團隊借鑒醫療微創手術吻合器的精密控制技術,將其小型化、智能化后融入機械手設計,實現了對0.1毫米超薄布料的穩定抓取。
多模態感知+智能算法,打造“會思考”的夾爪
為實現對不同面料的通用抓取,漢唐智能構建了“仿生柔性夾爪+多模態感知+智能算法”的技術體系。
據漢唐智能科技公司董事會秘書盧芳介紹,該系統通過3D工業相機實現毫米級實時視覺校正,力傳感器動態調整抓取姿態,AI算法則自主學習不同面料的物理特性,實現“一種設備、多種面料”的適配能力。模塊化設計更使得設備可快速更換夾爪組件,從容應對從絲綢到PVC模板等各類材質的抓取需求。
破解靜電干擾,推動技術落地
研發并非一帆風順。靜電干擾曾讓項目停滯近半年。“超薄絲綢在干燥環境中極易產生靜電,導致布料粘連或吸附設備”,徐書軍回憶道。團隊最終創新提出“導電涂層+離子風中和”的雙重解決方案,成功將靜電電壓控制在安全范圍內。
目前,該技術已在多家企業成功應用。浙江某服裝企業引入設備后,單線年產能從50萬件提升至150萬件,生產成本降低25%,次品率從5%降至1%以下,真正實現“提質、降本、增效”。
從“跟跑”到“領跑”,中國技術賦能全球紡織業
漢唐智能的突破,不僅解決了行業痛點,更使中國在服裝智能制造關鍵技術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徐書軍稱:“未來,我們將繼續研發‘萬能夾爪’,目標是覆蓋從納米纖維到重型帆布的全品類面料,持續為全球紡織行業賦能?!?/p>
依托仿生巧手與智能感知的深度融合,十堰經開區這家“小巨人”企業正以創新之力,推動紡織服裝行業邁向智能化、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