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鄒山琳)“多虧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水源得到了保障,即使今年的大旱天氣我的水稻也沒有受到絲毫影響。”關防鄉鐘坪村村民鄒山虎看著金黃色的豐收圖感激地說道。
在關防鄉的大地上,高標準農田如璀璨明珠,閃耀著鄉村振興的光芒。金黃的稻浪隨風翻滾,現代化的農業設施有序鋪展,一幅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據了解,截至2025年關防鄉共建設高標準農田117679畝,涵蓋關防鋪、沙溝、鐘坪、一天門、蔡家場、龍潭子、回龍、包耳場、大磨、總兵溝等土質肥沃的村。

金黃色的豐收圖。通訊員 供圖
高標準農田的建成,讓關防鄉的農業生產實現了質的飛躍,經濟效益顯著提升。過去,傳統農田基礎設施薄弱,靠天吃飯的情況較為普遍,糧食產量低且不穩定。如今,高標準農田配備了完善的水利、農機等設施,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良種與良法相結合,水稻等農作物的產量大幅提高,品質也更優。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下,優質的農產品不僅能在本地市場暢銷,還能通過電商等渠道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同時,規模化、標準化的生產模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了農業產業的經濟效益,為關防鄉的農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隨著高標準農田的建成,關防鄉產業逐漸規模化發展。農忙時節,從播種、管理到收獲,都需要大量勞動力,周邊村民可以就近務工,增加了工資性收入。此外,通過土地流轉、農業合作社等形式,高標準農田促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民將土地流轉出去,既能獲得穩定的租金收入,又能在合作社或農業企業中務工,實現了“一地生多金”。更重要的是,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了農業產業升級,吸引了更多的資本、技術投入農業領域,催生了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相關產業,帶動了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讓農民共享產業發展的紅利,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
“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是關鍵。”關防鄉分管農業副書記陳方林介紹道。關防鄉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的管護機制。一方面,組建專業管護隊伍,定期對農田的灌溉設施、田間道路等進行檢查維護,確保每一寸農田都能“健康”運轉。灌溉渠道暢通無阻,將清澈的水源精準送達每一塊稻田;平整寬闊的田間道路,方便了農機作業與農產品運輸,讓農業生產高效便捷。另一方面,積極引導農民參與管護,通過宣傳培訓,讓農民了解高標準農田管護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形成了人人愛護農田、人人參與管護的良好氛圍。
關防鄉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它以管護為基,夯實農業發展基礎;以效益為要,激活產業發展動能;以聯農帶農為紐帶,凝聚共同富裕力量。未來,關防鄉將繼續深耕高標準農田建設,讓這片希望的田野,孕育出更多豐收的喜悅與鄉村振興的碩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