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鄒山琳 范升英)“今年的水稻剛開始收割,冷水米已經訂單銷售了500余斤,1畝稻田能產水稻1200斤,經過加工能出840斤冷水米,按4元一斤的定價,我12畝地的總產值在4萬元左右。”回龍村2組許忠國看著豐收的稻田喜悅地說。
在鄖西縣關防鄉回龍村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有一種大米正悄然走紅,它就是獨具特色的冷水米。憑借著獨特的種植方式、卓越的口感以及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成了回龍村農業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稻米收割。通訊員 供圖

稻米晾曬。通訊員 供圖
回龍村冷水米的誕生,得益于大自然的獨特饋贈和村民們的智慧耕耘。這里山泉水清冽甘醇,水溫較低,為冷水米的種植提供了絕佳的先天條件。在種植過程中,采用覆膜技術,如同給稻田披上一層“隱形外衣”。一方面,這層膜能有效鎖住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減少蒸發和流失,為水稻生長提供穩定的環境;另一方面,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稻田溫度,讓水稻在冷水灌溉的同時,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
在冷水的滋養下,冷水米的生長周期比普通大米更長,這使得稻谷能夠充分積累養分。米粒顆顆飽滿、晶瑩剔透,蒸煮后,米香四溢,口感軟糯,入口回甘,無論是直接食用還是用來制作壽司、飯團等美食,都堪稱一絕,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關防鄉冷水米憑借其獨特品質,相較于普通大米,冷水米的售價更為可觀,經過篩選和精包裝,最高能賣到9元每斤。這直接提升了回龍村大米產業的經濟效益。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冷水米的市場前景愈發廣闊。
關防鄉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探索多元化銷售模式,大力推行訂單售賣。與多家大型商超、餐飲企業以及電商平臺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根據市場需求精準安排生產。這種訂單農業模式,不僅解決了大米的銷售難題,還降低了市場風險,保障了農民的收益。同時,通過品牌建設和宣傳推廣,回龍村冷水米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讓回龍村的冷水米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我們村還成立了冷水米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統一提供種子、技術指導和銷售渠道。”回龍村村書記朱榮海介紹道。合作社種植模式增強了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也更增強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冷水米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回龍村帶農增收的有力引擎。在冷水米產業的帶動下,回龍村的村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幅產業興、農民富的美好畫卷正在回龍村徐徐展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