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葉相成 徐淼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十堰保水護水“責大于天”。近年來,十堰市全面推進“一河一策一圖”、“一路一策一圖”、“一園一策一圖”等“三個一”落地見效,以重點河流、道路、園區為試點,切實把好污染“關口”,守牢環境安全底線,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監測數據顯示,丹江口水庫水質多年穩定保持在II類及以上標準,2024年以來,十堰全市27個國省控斷面水質持續保持優良水平,達歷史最好成績。
“一河一策一圖”編修及時 實戰演練效果顯著
2019年,十堰市入選全國“南陽實踐”的三個試點城市之一。經反復論證,十堰最終確定12條主要入庫河流納入“一河一策一圖”管理。
“通過分析每條河流基本信息、環境敏感點、風險點等,利用周邊環境和地形特點,運用空間換時間等不同技術方式,尋找快速有效的應對處理方法。”十堰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主任繩威說,“我們高質量完成12條主要入庫河流《丹江口庫區突發水環境事件一河一策一圖應急處置方案》編制,得到了生態環境部領導高度肯定。”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土空間規劃和環境風險情勢的變化,以及國家“一河一策一圖”技術規范的出臺,2024年,十堰市及時啟動12條主要入庫河流《“一河一策一圖”應急處置方案》修編,現場調查5000余處與環境風險、應急處置相關點位,修正148處環境敏感空間信息,校對各類固定風險源、交通移動源780處,錨定環境應急空間與設施4169處。通過對2019版“一河一策一圖”的全面更新與優化,十堰持續保持“一河一策一圖”的先進性,為各地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提供有力支撐。
2021年11月,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與十堰市政府聯合在犟河組織了湖北省歷史上規模最大、流程最全、規格最高的一次省級環境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成功檢驗了“一河一策一圖”成效。2022年以來,十堰市10個縣(市區)每年均圍繞“一河一策一圖”開展實戰演練,實現應急演練全域覆蓋。演練內容涵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含油消防廢水泄漏、危險廢物泄漏、工業污水處理廠溢流以及交通事故次生的危化品泄漏等。
十堰針對不同環境污染情境,充分運用“一河一策一圖”時間換空間理念,最大限度發揮周邊空間設施和地形條件進行實戰演練,全面提升了廣大基層人員的應急意識和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能力。
“一路一策一圖”推進迅速 全力打造國家樣板
今年2月,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于會文調研丹江口庫區環境應急工作后,將十堰市納入危化品道路運輸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一路一策一圖”試點城市。
十堰市迅速行動,立即對首批試點的6個縣市區境內5條高速公路、4條國道、17條省道合計2185.6公里道路進行現場踏勘,按照風險識別原則劃定環境風險管控路段233段,其中優先管控路段73段、重點管控路段34段和一般管控路段126段,形成了“危險化學品運輸道路環境風險管控清單”。
同時,十堰積極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手段,查找優先和重點管控路段周邊可用于攔截、存儲的環境應急空間與設施120余處,分析其應急處置的可行性,形成了“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環境應急空間與設施清單”。針對每條道路不同的環境應急空間設施,提出具體應對措施和方案,最終形成危化品道路運輸環境風險防控方案、危化品道路運輸環境應急響應方案和危化品道路運輸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一張圖(即“兩方案一張圖”)。
十堰從中全面總結經驗,全力打造可復制、能推廣的危化品道路運輸突發水污染事件風險防控全國樣板,為其他地方開展環境應急“一路一策一圖”提供參考借鑒和實踐范例。
按照危化品道路運輸環境風險防控方案,十堰還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推進跨庫跨河橋梁、臨水公路安全應急防護工程的實施,更新、補強一批防撞設施,建設、完善橋面(路面)應急收集系統,全面提升丹江口庫區水環境安全的防護能力。
截至目前,十堰已建成“十堰市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危化品智慧安防系統” ,劃定危化品運輸車輛的禁行區域和可繞行方案,發布了《關于實施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危化品車輛禁行措施的通告》,已經實現對全市危化品運輸車輛全過程監管,并對境內危化品運輸車輛違規行為實時上傳,通過系統對違規行為進行派單,交辦任務、處置、回傳等實行閉環管理,為嚴格境內危化品運輸管理,保障丹江口庫區水環境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園一策一圖”先行先試 三級防控守牢底線
生態環境部啟動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三級防控體系建設暨“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工作后,十堰市將唯一由省經信部門認定的化工園區——丹江口化工園區作為十堰當地“一園一策一圖”試點進行先行先試。
在組織學習第一批化工園區三級防控體系建設成果后,十堰市迅速啟動丹江口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三級防控體系暨“一園一策一圖” 建設,為堅決守住環境安全底線打下堅實基礎。
他們對該園區進行全面“把脈”,精準識別園區企業風險源13家,詳細分析風險源在道路運輸、生產、排放等環節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以及安全應對處置方式,同時科學設計應急管道、應急閥門等,有效實現污染物的攔截防控和科學運轉,充分利用事故狀態時污水管網、雨水管網、應急池、洼地等空間設施,全面實現“一級防控不出廠區、二級防控不出公共應急空間、三級防控不出園區”的總體目標,按照“全省一流”的標準開展方案的編制設計。
其中要求監督企業建立健全第一級防控體系基礎設施,規范建設企業環境應急防控設施,配套轉輸設施并儲備必要的應急資源,推進一級防控體系成果與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融合等。
化工園區統籌推進第二級防控體系設施建設,完善園區公共應急空間、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所有可能外排事故污水排口的閘(閥)門或其他攔截設施,配套固定或臨時污水轉輸設施等。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推動具備連通條件的企業事故應急池互連互通,提高事故污水收納能力。
化工園區因地制宜健全第三級防控體系設施,在進出園區的關鍵位置建設永久性閘壩,并配套轉輸設施。不具備永久性閘壩建設條件的河道或溝渠,提前選定可臨時筑壩點,就近儲備相應筑壩物資及裝備;無內河(湖)園區可結合自身實際,在涉及園區進出的關鍵位置如關鍵管網排口或干枯低洼處等空間以臨時閘壩、臨時轉輸設施等設施為重點,開展第三級防控建設。
目前丹江口化工園區“三級防控”方案已通過湖北省省級專家審核,相關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