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鮑亞忠 孫華龍)8月11日一大早,58歲的桃農黃永會就挎著竹籃、拿著鐮刀出門了。除了到地里清理雜草,她還有件“重要”的工作——尋桃膠。
黃永會是隨縣尚市鎮龍脈村4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里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十畝桃林。早晨五六點出門,十點鐘回家,黃永會干完了農活,籃子里還收獲了3斤新鮮桃膠。
“行情好的時候,桃膠的收入可以趕上桃子。”黃永會說:“最多的時候一年桃膠收入一兩萬元。”如今,黃永會家已經順利脫貧,也住上了新房子。
桃膠為何物?緣何成為桃農眼中的“金琥珀”?
尚市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嚴海峰介紹,桃樹枝受到病蟲害或外力傷害,傷口會分泌黏稠的液體,經蒸發后變成固體,叫做桃膠。流膠部位易被腐生菌侵染,致使病枝變褐腐爛甚至枯死。以前,桃農常常為此頭疼不已。2014年,該鎮群金村原黨支部書記袁再貴聽說,桃膠在南方城市賣得很火,被稱作“桃花淚”“土燕窩”,于是聯系客商收購桃膠,從此開辟了尚市鎮桃農增收的新路子,桃膠產業發展迅速。
尚市鎮是產桃大鎮,全鎮共種植5萬余畝桃樹。受氣候和地理環境影響,隨州的桃樹普遍容易流膠,桃膠產量高。每年6月中下旬,尚市鎮絕大多數桃子下市,隨著氣溫升高,連續幾個大晴天后,桃樹開始流膠,一直持續到10月,都是采摘桃膠的季節。
桃膠興起新的增收渠道,該鎮許多水果經銷商紛紛加入桃膠收購。越來越多年輕人則利用電商優勢,將隨縣桃膠銷往全國各地。該鎮太山村90后電商龔越、王琦夫婦,2015年開起網店賣桃膠,推介桃膠美食配方,每年網銷額達到100多萬元。龔越表示,前幾年桃膠在網上十分火爆,現在隨著大眾認知加深,熱度已經降下來了。桃膠產業想要繼續向前發展,可以學習借鑒部分沿海地區,發展精深加工,將桃膠制作成即食產品,滿足不同市場需求,提升產品價值。
“一畝桃樹4個月能收膠約120斤,按照2019年均價每斤15元,每畝可為果農增收近2000元。”嚴海峰算了一筆賬,如果做到應采盡采,市場行情好,桃膠產值十分可觀,每年全鎮桃膠產值能達到9000萬元左右。
目前,該鎮共有大小桃膠收購點上百個,其中開辟電商渠道的占一半,從事桃膠產購銷的農戶8000余戶近3萬人,年人均增收3000元,為村民脫貧增收提供了新的產業支撐,成為桃農增收的“金琥珀”。
該鎮黨委書記彭利波表示,要繼續圍繞桃樹管理、桃膠質量檢測、桃膠品類分級等下功夫,探索建立桃膠生產地方標準,并通過招商引資進行桃膠深加工,進一步做好“桃膠經濟”的文章,助力老百姓增收致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