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陳丹)7月9日筆者獲悉,隨州市人民檢察院近日提起的劉某某非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環境侵權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判決,一審法院支持了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劉某某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18萬余元,并在隨州市市級以上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本案系隨州檢察機關提起的首例野生動物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19年6月12日,隨州市森林公安機關接群眾報警,在劉某某經營的水產批發部當場查獲并扣押鴛鴦、綠翅鴨、豬獾、喜鵲、華南兔、雉雞、刺猬、烏梢蛇、狗獾、秧雞、小麂、王錦蛇等野生動物。經鑒定,2只鴛鴦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其余676只均屬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檢察機關審查后認為,劉某某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對野生動物造成損害,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平衡,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隨州市人民檢察院經履行訴前公告程序后依法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庭審中,被告劉某某對自己破壞國家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行為表示懊悔,當庭賠禮道歉,并愿意接受相應的處罰。
判決生效后,隨州市人民檢察院持續跟進案件判決執行情況。6月3日,被告劉某某全部繳納野生動物資源損失賠償款,該賠償款專項用于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及治理。6月27日,被告劉某某在媒體刊登道歉聲明,對其非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的行為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隨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介紹:野生動物是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大自然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保護好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呼吁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治意識、環保意識、責任意識,自覺抵制捕獵和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資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