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熊曉枝 劉京京)“這是我們大棚種的第一批蔬菜,先把草除干凈,現在天氣轉涼,這兩天就開始栽苗。”9月3日,在隨州市曾都區府河鎮涢潭鋪村蔬菜大棚中,菜農正在忙著栽青茄苗,村黨支部書記姜偉叮囑菜農注意事項。
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今年來,村“兩委”主動作為,發展蔬菜種植產業,盤活村集體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產增收。
4年前,姜偉在涢潭鋪村個人投資300萬元,流轉土地180余畝,建起100多個蔬菜大棚。經過幾年發展,蔬菜基地里種植技術成熟,田間管理經驗豐富,擁有穩定銷售渠道,還培養了一批干活手腳麻利又勤快的菜農。
去年換屆后,姜偉挑起了村黨支部書記的擔子。上任之初,他就想通過發展蔬菜種植,帶著村民一塊致富。
2月中旬,村里召開工作籌備會,并在村灣、微信群廣泛告知村民發展蔬菜種植的計劃,號召大家現金入股合作社,可享受年底分紅、基地務工等。村里原計劃村民入股共50萬元,村里出資50萬元,村民與村委會各占股50%。沒有想到的是,村民紛紛報名,踴躍出資,共20名村民入股,其中6名村干部,14名普通村民。鄉賢、黨員、脫貧戶……大家入股從2萬元到10萬元不等,共現金入股102萬元。
該村村民姜存國以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各方幫扶和自身努力下,如今生活發生大改變。村里下發通知要發展產業,姜存國立即找到姜偉,“我想出2萬錢入合作社,錢雖然不多,但是村里幫我脫了貧,現在我也要為村里出份力、盡點心。”
最后,該村共籌集資金152.5萬元,成立府河鎮涢潭鋪村產業發展合作社,其中村民入股102萬元,占股68%,區鄉村振興局撥付政策資金52.5萬元,涢潭鋪村全部投入,占股32%,由村委會主任王仁兵代為持股。
蔬菜基地60畝,其中高標準鋼管大棚30畝,普通鋼管大棚30畝,均用于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該村合作社村干部和村民入股入資,責任共擔、利益共享,大家都積極主動到基地找活干,把村里的事當成自家的事。
3月份開始建設,平整場地、基建工程、現場施工、通水電……村干部每一天都在現場。基建施工時,持續高溫天氣,為了保障施工進度,村主任王仁兵和施工人員早晚加班,清晨4點半就進場施工,晚上從五六點干到九十點是常有的事情。大棚建設過程中,姜存國老兩口積極地在大棚務工,搬運、施工、小工……只要能干的活,大家都一起上。
姜偉表示,種植技術、銷售渠道、田間管理、種菜人員等現有的資源都將共享,幫助有效地節約成本,提高蔬菜種植質量,村里把產業發展好,才能與村民共同締造幸福生活。
“今年十一假期,就可以采摘第一批茄子。按照經驗,一年種兩季蔬菜,保底每畝可有純收入3萬元。村民不僅可拿到務工費用,以后每年還能享受分紅。”姜偉對村里發展蔬菜產業信心滿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